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探索 > 养生之道 >

奥园地产等近20家房企扎堆更名“去地产”

导读:

(原标题:奥园地产等近20家房企扎堆更名“去地产”)

本报讯 日前,“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

(原标题:奥园地产等近20家房企扎堆更名“去地产”)

本报讯 日前,“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奥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更名的原由,奥园地产表示,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及扩大,目前已涵盖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管理、健康养生、文化旅游、跨境电商等,此次更名将为公司塑造全新的形象及身份,也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的长远业务策略。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已有近20家房企更名去掉“地产”二字。

“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房地产传统的开发模式确实不足以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房企纷纷去地产化

进入2018年,TOP房企公司纷纷更名去地产化,年内已有近20家房企更名去掉“地产”二字。今年1月朗诗绿色地产正式更名为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3月份,大连万达商业地产,改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时代地产更名为时代中国;7月份,龙湖地产更名为龙湖集团控股;9月,保利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以全票的通过率,同意公司将名称变更为“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月,“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奥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中国排名靠前的大房企,只有中海和富力的名字有地产的字样。

改名盛行,从年销售几千亿的龙头房企到百亿级别的区域公司,为何都在忙着?“去地产化”?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企业更名充分体现了企业发展产业的多元化模式和转型的导向。“去地产化”也是一种无奈的表现,实际上这体现了当前房企相对灵活的策略,对企业来说,若没有更多的土地储备,单纯从地产角度看,发展的意义是不大的。

开启多元布局之路

众多开发商开始进入商业地产、酒店、写字楼、科技、教育等领域,并寻找新的盈利点。

克而瑞发布的报告显示,房企创新领域的细分产业约有12个业态或门类,涉及长租公寓、特色小镇、物流地产、新零售等。前30强房企的参与度非常高,其中70%以上都在加快多元化投资。

“虽然多家房企纷纷涉及多元化业务,其业务发展也五花八门,但是对比其房地产的营收,占比仍然很低,房企真正的‘去地产化’一时半会还做不到。”易居控股执行总裁丁祖煜认为。

丁祖煜指出,在房地产行业目前的情况之下,房企布局多元化业务也更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而房企更名“去地产化”进行多元化转型,一来是为了不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壮大集团规模;二来是希望增强集团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促使品牌溢利产生,最终在房地产开发竞争中突围。可是多元化发展前景固然美好,但房企未来多元化转型显效尚需一段时间,“去地产化”仍然长路漫漫。

◎相关新闻

住建部公布24家违法违规房企及中介

本报讯(记者?江楚雅)近日,住建部公布第三批房企及中介机构“黑榜”。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住建部通报各地专项行动查处的第三批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共24家。其中,武汉市中鑫弘博置业有限公司、武汉中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宜昌融泰嘉业房地产三家公司因违规销售商品房上榜。

据武汉市房管部门调查,武汉中投开发的“江南新天地澎湖湾”项目销售过程中拒绝购房人使用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今年8月,武汉市中鑫弘博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汉口·?新界广场存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向买受人收取预订性质的费用问题,被武汉市房管局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今年9月,宜昌市融泰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融创融公馆”项目销售过程中捂盘惜售未一次性公开房源,被宜昌市住建委通报,并给予责令立即改正、暂停监管资金拨付、信用扣分的处理。

据了解,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从7月初至12月底,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截至目前,住建部通报各地专项行动查处的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已有6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