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这方仅占中国陆域面积1.1%的省份,密布着钱塘江、瓯江、椒江等八大水系,水面占全省陆域面积的5.05%,就连省名都源自其境内第一大江——钱塘江的别称。水利事业的良好发展,对保障浙江人的生产生活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维系地区生态显然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来,截至2017年,浙江在水利方面投入就超过5270亿元人民币,建成超过1200座容量达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超过2000公里的一线标准海塘,近15000公里的5级以上堤防,11150座规模以上水闸,3000余座水电站。
四十年绵绵“水”与“情”,在浙江水利人的不懈努力下,浙江按建设和完善水安全、水供给、水环境三大保障体系的治水思路,相继实施建设一系列防洪排涝工程、水资源保障工程及水生态工程建设,使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在之江大地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治水篇章。
筑安全防线 水利工程护卫人民生活生产安全
地处东南沿海,浙江洪涝、台风灾害频发。自然灾害强大的破坏力,一度成为浙江百姓的“噩梦”。
应对灾害威胁,浙江水利迎难而上,相继实施建设了沿海千里高标准海塘、钱塘江千里标准江堤、百城城市防洪、千库保安、太湖治理、强塘固房等防洪排涝工程。
浙江台州三门县沿海村民马传党还记得,自20世纪60年代他记事起,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要扛着铁锹修补海塘——彼时的浙东沿海地区,曾经老旧的黄泥海塘因总体防御能力偏低,屡遭台风暴潮破坏。
1997年8月18日,“9711”号强台风袭来,将浙江沿海人民苦心建设的776公里海塘的海塘冲垮,直接经济损失就近200亿元。仅在三门县,当地320个行政村28万人口受灾,死亡97人,伤5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
“砸锅卖铁也要把海塘建设好! ”“9711”号台风过后,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全民动员兴水利,万众一心修海塘”的决定,决心建设一千公里高标准海塘。
据了解,为满足修建海塘对资金的较高要求,许多沿海县(市、区)决定“3年内不建办公楼,不买小汽车,过紧日子修海塘。”在社会各界努力下,到2002年底,浙江省共建成标准海塘1280公里,筑起一道雄伟的“海上长城”。
“现在沿海比原来安全多了,以前海边没法发展产业的地方,现在都可以安心发展养殖业,我们的收入高了很多。”马传党说。
标准海塘建成后经受住多次台风暴潮考验,相继经受了0414号“云娜”、0509号“麦莎”及0515号“卡努” 等台风暴潮的考验,实现沿海人民期待已久的“漫而不决,冲而不垮”。经估算,标准海塘在防御这三次台风中实现的减灾效益达100亿元。
除了一系列标准海塘,为应对多发的洪涝灾害,浙江水利部门还修筑了一系列“镇水重器”守江河安澜,建造了一批现代“龙吸水”以避洪荒。
在杭州,一座极具科技感的现代水利工程——三堡排涝工程于2015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工程4台机组全开一天可排放1728万立方米涝水,相当于1.5个西湖的水量。在2017年“6·25”钱塘江中上游洪水中,正是该工程的投用,有效降低杭州主城区运河水位27厘米,使杭州免于一场洪水的袭击。
在宁波宁海,白溪流域曾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1988年“7·30”特大洪水中,宁海县因洪涝灾害死亡1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占当年宁海县国内生产总值的48.3%!白溪水库的建设开发因此被提上议程。开工、截流、下闸蓄水……2003年9月,白溪水库顺利竣工,并在接下来的15年里持续佑护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2013年“菲特”台风来袭,面对远远大于1988年“7·30”特大洪水的超强降水,白溪下游却没有发生险情……
2016年底,浙江省启动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进一步补齐防洪短板。凭借越织越密的安全网,沿线的经济重镇,在面对洪涝台灾害时,变得更有底气。浙江受台风洪涝等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也变得愈来愈小。
就在最近的2018年汛期,浙江就交上了一张优异的防汛防台成绩单:经历8个台风的影响,无一人因洪涝台风灾害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仅有近15年平均值的10%,为2003年以来最小……
保供给需求 服务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水利事业发展,仅达到“安全底线”远远不够。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一跃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先发省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和生活等用水需求也不断加剧。
面对“浙江缺水么?”这一问题,答案出乎不少人“意外”——江南水乡浙江,是国际公认的中度缺水地区。
“虽然浙江水资源总量较丰,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800立方米,比全国人均水平低8%左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浙江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里还存在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空间分布与人口和经济布局不匹配等情况。
在钱塘江中下游的浙北苕溪、杭嘉湖平原、曹娥江和甬江一带,人口历来稠密,耕地面积占浙江省的近一半,而水资源量只占该省的1/5;浙西南瓯江、飞云江、鳌江一带耕地面积只占浙江的1/4,而水资源量却占全省的近一半。
改革开放以来,为破解水资源困境,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浙江以“开源、引调、提升”工程为重点,相继建成了一批“保供水”重点水利工程,形成了多源供给、联网联调的水资源保障格局。
浙东引水工程,就是其中一项“利在千秋”的引水工程。工程由萧山枢纽、曹娥江大闸枢纽、曹娥江至慈溪引水、曹娥江至宁波引水、舟山大陆引水二期和新昌钦寸水库等6项骨干工程组成,引水线路涉及杭州、绍兴、宁波、舟山4市18个县(市、区),跨越钱塘江流域、甬江流域和舟山本岛,引水线路总长294公里,总投资超100亿元。这也是浙江历史上投资最大、跨域最广的引水工程。
2005年,浙东引水代表性工程——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在隆冬时节开工。2013年,浙东引水萧山枢纽至引曹北线(曹娥江至慈溪)工程全线贯通正式通水,正是这年夏季,浙东地区出现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减少80%以上。
浙东引水工程随即启动应急引水。历时25天,引水量达8457万立方米,保证了浙东地区工农业生产及环境用水,减少了旱情造成的损失。“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建成后,为流域内的群众增加了年均6.9亿方的淡水资源,在各方面都有重大效益。”曹娥江大闸管理局总工程师王柏明告诉记者。
“从2014年6月进入常态化引水至2018年9月底,浙东引水工程累计引水20.1亿立方米,相当于143个西湖的水量。”浙江省浙东引水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