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
桓仁40年“官不修衙”的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改革开放40年,桓仁从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实力全省“垫底”,到今天的“中国最美县域”“中国最美休闲小城”,经历了沧桑巨变。73岁“高龄”的县政府办公楼和50多年历史的县委办公楼,作为办公场所却依然没有改变。
这“变”与“不变”之间所沉淀的,是40年间桓仁13任县委书记、14任县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与使命,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的韧劲与坚定,是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桌一椅就能为民办事”的精神传承。
心里时刻装着百姓的政府才是最得民心的政府,能够代表政府形象的不是漂亮的办公楼,而是为百姓办的一件又一件实事。因此,73岁的老旧政府办公楼,才成为桓仁百姓口中的“廉政楼”,成为党心与民心的连心桥。
过去总是想着百姓的困难,坚持不改善办公条件。而富起来之后,坐在这样的办公楼里,时刻想到的是“县里还很穷,老百姓还有困难”。如此,发展的紧迫感就会一直萦绕于心,过紧日子的思维和踏实做事的作风也会一直在。
老旧的办公楼,折射出一个县干部队伍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不忘初心”。
(责任编辑:冯庆洋)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