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探索 > 养生之道 >

女子信挨打可养生:致右眼失明 养生馆的工作人员说:没关系……

导读:

  在民间,类似“神奇”的保健疗法数不数胜,形形色色的“保健神招”让人目瞪口

  在民间,类似“神奇”的保健疗法数不数胜,形形色色的“保健神招”让人目瞪口呆。

  “火疗养生”“鸡血疗法”或许已经见怪不怪,但“尿疗”治百病、“罂粟能止咳”这种极限操作听上去简直匪夷所思!

  偏方到底能不能治大病?还有哪些“保健迷魂汤”?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挨揍可以养生? 我看你是该挨揍了

  前些时,一个叫做“自然冲击疗法”的民间疗法受到关注,简单来说就是——挨揍。

  哈尔滨一名女士因听信“挨打可以养生”的说法,一年半里头被打了256次,每周要打两到3次,每次1个小时。打眼睛、打头部、打全身各处,这打着打着到后来右眼失明了。

  人家养生馆的工作人员说:没关系,接着打就能康复……于是就接着挨打,打着打着左眼也失明了,这个时候才去医院,最后造成九级伤残。

  专家表示,拍打损伤不仅会加重肾脏负担,如果拍打太用力,还会伤及一些离体表比较浅的器官。

  保健品能治病? 不能替代药物

  对于社会质疑的权健系保健品,几位专家这样说——

  北京人福中医医院院长吴广海:火疗是传统中医火灸疗法的简称,确实在国内许多三甲医疗机构都在使用。但权健的火疗有没有问题还有待权威机构认定。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权健产品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一直都受到整个业界的质疑,它的运营模式也游离于传销和直销之间。我们从整个产业端结合渠道和消费端来看,权健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宣传及推广模式。

  瞭望智库食品行业研究员王先知:权健旗下的保健品是不是真正有效,需要国家权威监管部门来鉴定。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保健品对健康仅仅是有辅助作用,而不能取代药品。得病后还得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某些机构打擦边球忽悠病重乱投医的消费者,不仅是不道德,也违法了相关法律。

  延伸阅读 养生骗局层出不穷 记者调查养生文章是如何“诞生”的

  前不久,“酸碱体质理论”在美国被判为骗局。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决“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罗伯特·欧·扬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此事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广泛关注。

  “酸碱体质理论”不仅在美国产生了影响,在中国的“市场”也不小。在自媒体平台,支持“酸碱体质理论”的文章为数不少。

  可骗局终究是骗局,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为了戳破伪科学的骗局,《法制日报》记者梳理了近年来被曝光的伪科学和养生骗局,详细调查了其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以及试图达到的目的。

  养生骗局层出不穷

  “酸碱体质理论”这一骗局一经揭穿,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尽管这一说法曾多次被质疑,但以“弱碱性有益健康”为商业噱头的产品仍然层出不穷。

  比如,有文章称,X染色体耐酸,Y染色体耐碱,这是酸碱调理影响生男生女的说法;根据酸碱体质理论,痛风患者尿酸指标高,小苏打水呈碱性,因此喝小苏打水能够调节尿酸;肿瘤病人体质是酸性的……基于“弱碱性有益健康”产生了许多相关产品,时至今日,这些产品的销量依然可观。

  “酸碱体质理论”骗局真正被揭穿,是因为美国一位癌症患者被这套说法忽悠,放弃了正规的化疗,而是采用罗伯特·欧·扬的碱性疗法治疗,最终导致癌症病情发展到Ⅳ期。实际上,所谓的碱性疗法,只是在静脉注射的药物中添加碱性的小苏打而已。结果,罗伯特·欧·扬被告上法庭,被判巨额赔偿。

  近年来,各类养生骗局不在少数,也有不少“养生专家”被曝光。

  2000年9月30日,胡万林因犯非法行医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胡万林治病的核心理论是:人生百病皆因水,病了的人就该用芒硝强行“脱水”;

  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的理论是“生吃”“不喝煮开的水”“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忽悠癌症患者放弃化疗,而吃他的排毒餐;

  保健类图书畅销作家张悟本在《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中夸大食疗的功效,将食疗神化,认为多喝绿豆汤、吃生茄子和生萝卜,不仅防病,还能治病;

  畅销书《不生病的智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温度决定生老病死》的作家马悦凌提出用泥鳅治疗渐冻症的办法,受到各方质疑。在国内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的网站上,标签中含有马悦凌的有12篇,这些文章一一驳斥了马悦凌的温度致病、补血治病、渐冻人治疗等观点……

  这些“养生专家”大都有一套看似成熟的理论,甚至会出书宣传介绍自己救人的案例和理论等,环环的套路让人们防不胜防,终致迷信。

  中老年人更易关注转发

  “完全不感兴趣。”问及对于养生类文章是否感兴趣时,北京一家媒体的编辑何奔这样回答。在他看来,这类文章有很多说法都不合理。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年轻人对此并不热衷,但其父辈和祖辈的态度却常常相反,他们不仅十分关注,并且出于“热心”和“关爱”,还常常会进行有针对性的转发。

  “对于这些养生类的知识,我都是当作骚扰信息来看,但是我妈妈不这样觉得,她每天都看类似的东西,也许和步入中年有关系吧。”北京某高校的在读学生王世杰告诉记者。

  王世杰说,尽管他对这些所谓的养生文章不感兴趣,但是经常收到相关信息,大多都是长辈发来的。

  何奔告诉记者,对于未经求证的信息,他不会转发。对于其他人转发的一些所谓养生文章,他大多置之不理,因为转发这些的大多是年龄偏大的人群。“如果是我父母转发的,我会求证一下这个知识,看其是否科学,避免他们上当受骗,也会提醒他们这些说法是错误的,别再转发”。

  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韩英也时常遇到类似情形。她的叔叔已经退休几年了,特别在意养生,每天都在微信群里转发一些关于养生的文章。最近,韩英的叔叔就转发了“一旦查出尿酸高,谨记三句话,喝好四种水”“16个健康警戒线全划出来了,寿命长短由它决定”“半夜容易醒的人,是这里堵住了”等文章。

  “这些养生文章的说法是否真实,大多无从考证。”韩英说。

  养生文章大多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