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全国主流媒体邹平行”采访活动在邹平市举行,50多家重点媒体、新闻网站以及新媒体的记者、编辑组成采访团,深入村庄、社区和企业,围绕邹平市在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等各项事业发展中取得的新成就,展开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采访和报道。本报围绕邹平市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方面的新经验、新做法,推出上下篇系列报道。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近年来,邹平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全域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坑塘变公园,
家门口有了大广场
石拱桥倒映在湖水中,湖边几位老人晒着太阳、听着戏曲,不远处,还有几位老人在打球。邹平市焦桥镇后三村的村前广场呈现出一幅“幸福乡村图”。
“现在这个四五亩的人工湖,以前就是垃圾坑。能有今天这个模样,全靠美丽乡村建设。”后三村党支部书记周平说。
最近几年,后三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彻底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情况。除了一个大广场,村里还在不同位置建了3个小广场。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村里还对弱电进行改造,全部埋入地下,村庄道路更加通畅。
后三村是邹平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邹平市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举措,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连片打造,全域推进。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邹平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挖文化内涵,彰显区域特色,聘请了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公司科学编制建设规划,高标准完成了238个村庄的规划编制。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投入4.1亿元,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81%,位居滨州市前列。
立足乡土和生态优势,
打造特色田园综合体
原来农村常见的水瓮、石槽、石磨等物件,如今都成为邹平市临池镇白云岱顶项目中的精品民宿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云岱顶项目位于邹平市临池镇大洞村和小洞村,地处滨州、淄博、济南三市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白云岱顶项目以优质的原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中草药种植研发和健康养生为重点,规划建设中医养生产业区、中草药种植体验区、中草药温室培育区等十大板块,通过中草药、医养、民俗大产业等,营建集中药医养、采摘加工、民俗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打造中国北方“中药谷”。该项目一期总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中草药文化展厅和游客接待中心等,将在12月底竣工,2019年3月正式对外接待游客。
“垃圾河”逆袭成景区,
支撑城镇新布局
行走在焦桥镇胜利河畔,河水潺潺、垂柳依依,芦苇荡里一群野鸭在戏水。这是焦桥镇胜利河生态治理项目带来的巨大变化。
此前,河两岸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既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又对防汛造成压力和威胁。
“河长制”推行后,对河道水质改善、卫生环境、乱栽滥建等问题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此,焦桥镇党委政府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实际出发,规划实施胜利河生态治理项目。从今年起,当地实施了总投资1.5亿元的治理项目,整个项目分三期实施,目前一期已基本完工。
如今胜利河畔,新建的休闲广场、亲水平台、人行步道等设施,集防洪护岸和休闲观光于一体,成为人们戏水畅泳、散步垂钓的好去处。
胜利河生态治理项目负责人表示,这个项目构筑起“江北水乡”的初步框架,有力提升了焦桥镇的文化品位,同时也为整个城镇布局和社区建设提供了环境支撑。农村大众报记者 李伟 通讯员 李伟 高雷
村民有了优美居住环境,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布局有了支撑
导读:
编者按 日前,“全国主流媒体邹平行”采访活动在邹平市举行,50多家重点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