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汤晓燕文/摄通讯员韩璐王新邦
昨天上午,由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和本报联合主办的保健食品科普宣传进社区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首场活动在白杨街道朗琴社区举行。除了发放宣传册和小礼品外,市场监管分局的工作人员还为路过的老年人讲解购买保健食品时的注意事项。
一听说是关于保健食品的,不少大伯大妈都比较警觉。居民王阿姨就谈了自己对保健食品的理解:“保健品和药品是不一样的,生了病必须要吃药。那种吹得天花乱坠的保健品肯定有问题。”一旁的工作人员连连点头:“不能相信‘包治百病’的说法,选购时要看‘蓝帽子’标志。同时,最好到正规保健食品商店。当权益受损时,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居民周阿姨之前特别喜欢参加各类养生讲座,但是她发现不少讲座到了后半场,就开始推销保健食品了。“我是没有买,但是我身边很多姐妹都买过,花好几千元买一个个大盒子,吃了也不知道到底管不管用。”
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骗子的套路比较多,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除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养生讲座外,还有“赠药”“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吸引老年人,很多老人最后都因不好意思只好购买其产品。
另外,工作人员还介绍,一些在社区和菜市场内设立的免费体验理疗店,老人们也要格外小心。“这些所谓的‘体验店’花样繁多,上面的说明也都写得天花乱坠。什么急慢性关节炎、肩周炎、感冒、骨刺、腰肌劳损等等病状,都有通过免费理疗大大缓解症状。之后,他们会循序渐进,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食品、药品、保健食品、理疗产品及其他各类生活用品,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对不少老年人造成了心理伤害,影响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