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君,名王俭,是檀君朝鲜的开国国君。据《三国遗事》记载,王俭乃天神桓雄与熊女结合而生。相传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意思是“宁静晨曦之国”。
定都平壤,所以平壤有王俭城的别称。檀君在位1500年,后隐居阿斯达为山神,活到1908岁。
朝鲜人的祖先崇拜檀君为神的存在,把他建立国家的10月3日定为开天节,祭檀君。尤其在江东的檀君陵,政府专派官员或以国王名义,举行盛大的开天节流动。檀君是朝鲜民族的始祖,据说是建立了"东方的第二十七个国家古朝鲜"的建国始祖。
檀君在神话传说中成为山神。但到了现代,为进步民族意识和爱国心,檀君建朝鲜的传说同时被写进朝鲜和韩国的历史教科书中。根据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檀君朝鲜在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而在日本的教科书里,也没有檀君朝鲜的记实。
1987年3月,朝鲜历史学家姜仁淑在《历史研究》上发表题为《檀君神话的形成》文章,此后又在该杂志1987年4期、1988年3期和4期、1990年1期先后发表数篇论文,对檀君及其父祖神话进行新的解释,但总体来说尚未突破"神话说"。1993年9月7日姜女士在朝鲜政府机关报《民主朝鲜》发表长文,开始抛却"神话说",主张"檀君实有其人,其墓在平壤"。据后来宣布的动静得知此时期朝鲜正在挖掘传说中的檀君墓。
1993年9月28日,朝鲜媒体报导说已发现檀君遗骨。10月2日正式发表《檀君陵挖掘讲演》,公布"古朝鲜始祖檀君遗骨在平壤近郊泉台中出土","传统以为神话人物的檀君实有其人"。讲演称,檀君墓位于平壤市江东郡西北大傅山东南坡,成书于1530年的《新编东国舆地胜览》记载檀君葬于此。经挖掘,发现墓中有男女遗骨86块,经组合,得知男子为身高170厘米的伟丈夫。用"常磁性共识法"数十次测定后认定是5011年前之遗物,遂断定为檀君骨骸。
这一考古发现被以为对主体民族史研究具有非常意义。于是,开始组建超常规格的"檀君陵重建委员会",着手建新陵。同时举行大规模"檀君与古朝鲜"学术会议,考古工作者和各界学者一致肯定"檀君其实说",并公布平壤为人类发祥地之一。
从此朝鲜史学界皆称檀君已是历史实存人物,其被证明是主体史学令人骄傲的新成果,表示将重构朝鲜史学新体系。
然而真正的历史上,真正创立了朝鲜的,是商朝遗臣。公元前1122 ~ 公元前194,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今朝鲜半岛北部,联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国",被以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
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公元前3世纪末,箕子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王商纣王的伯父箕子 在商末期,带着商代的礼节和轨制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乃殷商遗裔在朝鲜半岛上所建地方政权,臣于周,后又臣于秦,为周秦海外之属国。箕子朝鲜为卫氏朝鲜所取代,卫氏朝鲜为汉之“外臣”、属国。汉武帝伐朝鲜,裂其地为四郡,为汉的边疆辖区。有了箕子朝鲜,方有卫氏朝鲜,方有汉之四郡,方有高句丽史、渤海史,从而构成了东北古史、东北民族与疆域史的基本系列,而箕子朝鲜是为中国东北史之开端。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提高前辈的文化,提高前辈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入了大量青铜器,另外还制定了“违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以致于箕子朝鲜被中原誉为“正人之国”。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和朝鲜史书的记载与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朝鲜的地面古迹三方面相互印证,都证明了箕子朝鲜的存在。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人民都珍视这一有据可查的史实。在朝鲜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以来,或者说直到上世纪60年代前,朝鲜、韩国的史书、教科书都沿袭了这一历史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