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探索 > 养生之道 >

依靠科技创新挺直国企腰杆——来自本钢的蹲点报告

导读: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山城本溪。晴空下,在杨柳依依的太子河畔,百年本钢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山城本溪。晴空下,在杨柳依依的太子河畔,百年本钢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4月20日一大早,本钢集团产品外发编组的运输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节节火车车厢装满产品后,迅速发往国内市场或出口码头。

  板材铁运公司轧钢站北口工区日勤工长韦宝祥告诉记者,从批量供货的全球最高等级2000MPa热冲压成形钢,到世界最宽幅超薄汽车用钢,从薄如一张A4纸的不锈钢,到出口国际知名企业细如发丝的帘线钢,本钢集团不同产品的外发编组站每天都如此忙碌。

  “咱本钢的钢材受到国内知名企业的青睐,国内近七成的合资汽车品牌和对质量要求极为严苛的日产、欧系汽车厂商等,都将本钢列为重点合作伙伴。”韦宝祥一脸骄傲地说。

  紧张有序的工作场景,在本钢集团各厂亦随处可见。走进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印象中傻大黑粗的老笨机器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由电脑程序控制的新型生产线。机器轰鸣声中,超薄的钢板闪着金属光泽,像极了纸张或丝绸,在筒芯上密匝匝地缠绕。

  “我们的产品越做越超薄,科研越做越精深。”本钢技术研究院院长黄健说。

  依靠科研,本钢这个中国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集团全系拥有60多个品种、7500多个规格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高达85%以上。科研,让本钢厚积薄发,一跃成为年产能达到2000万吨的钢铁企业。

  同样是科研,让本钢粗制“大路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批量生产高精尖产品的时代提早到来。

  本钢的科研历史,更像是本大部头著作。十几天的蹲点采访,记者深刻感受到,零星的介绍、片段化的截取,无法备述其详。然而,串起这一段段记录,同样催人奋进,令人震撼和感动。

  镜头一:外国专家来本钢切磋技艺

  记者在本钢采访期间,正赶上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专家到访本钢。黄健非常重视这次外宾来访,提前好多天就备足了相关材料和需要交流的问题。黄健告诉记者:“过去,我们的科研队伍尚未形成规模,科研实力还不够强大,莫说是与强者平等对话,就是求人家来,也要看人家的脸色。”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这些年,随着本钢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学者来到本钢,因为我们拥有了同国外钢铁行业专家学者切磋交流的底气和实力。”黄健骄傲地对记者说。

  “科研就是本钢崛起壮大的腰杆!”这是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本钢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老本钢人的深刻感悟。

  当时,因为科研落后,本钢一度成为全国十大钢企中唯一的“五无户”,无连铸、无冷烧、无精炼、无冷轧、无铁水预处理。

  要改变被动局面,本钢就必须要以世界眼光和超前思维谋划未来,必须依托科研来持久续航。

  镜头二:采访本钢博士后得边走边谈

  现为本钢汽车板研究所负责人的刘宏亮,是本钢科研队伍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他的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本钢的空白,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12年博士毕业后,我进入本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出站时,恰逢本钢产品研究院成立。要不要留下来,我观望了一段时间,看中了本钢的科研实力,觉得这个广阔的平台正是我展示才华的舞台。”4月21日,在刘宏亮的办公室,他边整理材料边说。

  办公室简单而整洁,除了书本和仪器,就是从车间里取回来的生产样本。

  “很抱歉,不能在这里接受您的采访,实在太忙了,我们还是边走边聊吧。”刘宏亮说。于是,记者跟随刘宏亮的脚步,从研究所到车间,再从车间到研究所。采访一路,跟跑一路。

  “所有科研人员都忙得脚打后脑勺。”刘宏亮说。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本钢是生产“大路货”,还是出“精品”,关键取决于科研队伍的实力。

  近年来,为夯实研发基础,本钢先后成立了专家、博士后工作站,广泛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引进高精尖人才,加入科研团队。同时,为科研能力强的高精尖人才设立独立的薪酬体系,保证其待遇等同或超过本钢处级干部的平均薪酬。

  作为本钢板材热连轧厂1700生产线的第一批操作工,今年66岁的时述德说,本钢这几年没被钢企领头羊甩开,没有被后起者追上,科研人员功不可没。以科研打造“精品钢”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正创造本钢产品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佳绩,更吸引国内外顶尖钢铁企业、钢铁科研机构纷纷来到本钢取经。

  镜头三:随处能听到新名词

  在本钢采访的每一天,在每一个车间,每一道生产流程,每一名工人师傅那里,都会听到“个性化”“自主型”之类的新名词。记者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本钢人不仅将知识转化成为生产力,更善于总结经验,寻求突破。

  作为本钢技术研究院的负责人,黄健对本钢科研如数家珍。他说,本钢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品种研发提升企业竞争力,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构建“产学研用”产业链式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着眼于钢铁前沿领先技术和未来产业链发展方向的超强研发体系,产品研发已完成由原来的“跟跑者”向“个性化与自主型”转变。

  “本钢集团不断推进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强‘内脑’、借‘外脑’、重研发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个性化与自主型,不断打通创新血脉,加快创新步伐,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本钢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鲁宁说。

  王鲁宁解释说,强“内脑”,就是按照“四个注重”即注重人品、注重基层、注重业绩、注重学历的用人导向,“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实施公开竞聘上岗;以本钢MBA培训班为依托,深入推进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全方位、多渠道地引进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更多政策和服务。这是实现个性化和自主型的“内部引擎”。

  “借‘外脑’,是指本钢先后与德国西马克集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紧密合作,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联盟,实现合作形式的长效和‘实体化’。”王鲁宁说。

  当然,重研发是企业获得创新能力的根本。近年来,本钢集团每年都有大量新品问世,全球最高等级强度2000MPa超高强韧性热冲压成形钢的成功研制、世界最宽幅超薄汽车用钢批量生产……仅去年,本钢集团就研发出新产品39项。目前,本钢集团正在研发新的高难度钢种——马氏体钢MS980。同时,重点加大直供用户服务力度,增强与重点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形成“研发一批、储备一批、生产一批、销售一批”的良性循环。

  一系列增强企业创新实力举措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本钢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为推进本钢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记者手记

  百年本钢科技图强

  科研是企业的软实力和硬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