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記者王思北)數字信息浪潮風雲激蕩,網絡技術發展日新月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系統部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治網之道,形成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我國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擁有更多獲得感。
積極構建天朗氣清的精神家園
聯合整治炒作明星緋聞隱私和娛樂八卦、約談直播短視頻平台、將違規網絡主播納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單……2018年以來,國家主管部門協同發力,對當前社交媒體及網絡視頻平台上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打出一系列“組合重拳”。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從出台《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法規規章,為依法管網、辦網、用網提供基本依據﹔到開展“淨網”“劍網”“清源”“護苗”等系列專項治理行動,網絡謠言、網絡色情等網絡亂象得到有效整治﹔再到“全國網絡誠信宣傳日”“中國好網民工程”等一批活動成功實施,公民網絡文明素養大幅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部門大力推進網絡空間法制化,有效規范網絡行為,維護網絡秩序,淨化網絡環境,億萬網民共有的精神家園日漸清朗。
全社會共筑網絡安全防線
移動網絡終端惡意程序不斷、人臉識別系統被輕易攻破、網絡攝像頭泄露個人隱私……萬物互聯的時代,機遇與挑戰並行,便捷和風險共生。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的話語,為推動我國網絡安全體系的建立,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指明了方向。
2017年6月1日,網絡安全法正式施行,將網絡安全各項工作帶入法治化軌道﹔《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通信網絡安全防護管理辦法》等配套規章、政策文件相繼出台,網絡空間法治進程邁入新時代。
通過對微信、新浪微博、淘寶網、京東商城等網絡產品和服務的隱私條款進行評審,企業違法違規收集用戶隱私信息的行為得到有效整改,個人信息保護制度日益完善。
金融、能源、電力、通信、交通等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網絡安全審查、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等重要制度逐步建立,為網絡安全織密防護網。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在多所大學落地,“網絡空間安全”成為一級學科﹔連續4年舉辦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讓“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方面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凝聚了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網絡安全防線正在高高筑起。
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貴州省貴定縣由於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和信息不暢,這裡的雲霧貢茶、香酥辣、酥李等農特產品銷路過去一直沒有打開。如今,這些黔南特產通過農產品電商平台“領略中國”實現了在線銷售,搭上互聯網的快車走向全國。依靠電商扶貧,當地貧困戶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好。
貴定縣是網絡扶貧加快彌合數字鴻溝的一個縮影。今天的中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網信事業的發展與13億多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網信事業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著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2.9%﹔電子商務、網絡零售持續增長,電商推動農村消費規模穩步擴大,物流、電信、交通等農村消費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從在線辦稅、醫療挂號、到車主服務,不斷細化的信息服務全方位覆蓋百姓生活,“互聯網+政務服務”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AI智能診療系統、無人化超市終端、VR智慧教室……數字技術正在將人們想象中的智能新生活變為現實。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黨的十九大制定了面向新時代的發展藍圖,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伴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更加便捷、高效的智慧體驗指日可待。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正以更自信、更堅定的步伐,昂首邁向網絡強國的新征程。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