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美丽的青岛,我参加了为期五天的2018青岛国际 VR 影像周——砂之盒沉浸影像展(Sandbox Immersive Festival,简称SIF)。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全球VR影像的盛会,来自20多个国家近50部在圣丹斯、翠贝卡、威尼斯、戛纳、釜山等国际电影节获奖/入围的VR作品在本次活动中进行展映,其中半数为亚洲首映。继上周我分享了自己参加官方展映的感受,本周我想谈谈活动中我遇到的人。SIF举行期间,我分别采访了魏唐影视创始人邵晴和陆敏、HTC北亚区总经理鲍永哲以及SIF发起人/Sandman Studios创始人楼彦昕,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对于VR影像以及本次活动的看法。
魏唐影视邵晴&陆敏:做真正属于中国自卑症儿童的VR影片
在交流之前,我其实有点惭愧,这主要是因为我对于魏唐影视及其在威尼斯电影节入围的作品《窗》实在了解不多。在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窗》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故事。对于这部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制作人邵晴其实有着更为丰富和完整的构思,最初计划作品的时长为20分钟,之后因为成本的限制,目前作品的时长是6分多钟。“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我想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个日子,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社会上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自闭症和自闭症儿童。”魏唐影视创始人、邵晴的妻子陆敏说,“现在我们已经与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自闭症协会建立了联系,未来我们希望能通过与这些机构的合作,找到企业或第三方资本帮助我们把《窗》拍完,做一部真正属于中国自卑症儿童的VR影片。”
在商业变现方面,陆敏表示,目前《窗》已经独家代理给Jaunt中国,并在数字王国的线下VR影院提供播放。“通过与线下VR影院合作,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分成收入。此外,我对于教育行业比较熟悉,我认为VR对于教育市场来说不只是一些教材和课程的内容,更是一种能够带来美育和艺术熏陶的内容。因此后续我们希望与苏州市教育局合作,把我们的内容授权给教育局,让他们在具备VR设备的学校举办一些观影活动,这也是我们想到的另外一种变现方式。”
在内容创作的题材选择上,邵晴表示:首先,他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其次,他会思考,这个主题如果用VR的方式呈现,会不会比传统的平面内容在沉浸感上有很大的提升。“我会想象自己是一名观众,自己处在VR环境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我们需要时刻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交流中我了解到,目前团队正在创作一部中国风的VR短片,这部作品将水墨风格与中国的古诗词相结合,一切都让我充满了期待。“对于这部作品,我们希望无论是内容主题还是叙事方式,都可以用最传统、最浓烈的中国色彩来讲述我们中国的故事。”
在SIF发起人楼彦昕眼中,邵晴是一名让人敬佩的、充满indie(独立创作)精神的创作者。在与邵晴和陆敏的交流过程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他们对内容创作和社会责任的一份执着。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创作之路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关注,同时也我祝愿他们早日完成“做真正属于中国自卑症儿童的VR影片”的目标。
HTC鲍永哲:未来VR影片会带给用户更多选择
作为VR行业数一数二的硬件及内容生态厂商HTC的代表,鲍永哲在此次活动期间分享了一个自家创作VR影像内容的故事,其中的作品就是大名鼎鼎的《家在兰若寺》。在HTC内部,有一个叫做“虚拟内容制作中心”的部门,虚拟内容制作中心的副总经理刘思铭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影视制作人,他对于vr技术颇有兴趣,于是就组建了工作室并邀请著名导演蔡明亮制作了长达55分钟的VR影片《家在兰若寺》。据鲍永哲介绍,这部作品的制作成本并不低,但最终实现了盈亏平衡,这主要要归功于刘思铭对于影视相关商业模式的精通。“思铭从事影视相关工作多年,在打造影视线下闭环上很有经验。这次制作《家在兰若寺》,他找到了Jaunt中国进行合作,请到了大导演蔡明亮,从台湾文化局拿到了一些补助,在台湾金马奖期间还进行了影片试映,通过策展的方式出售门票,这都是他很厉害的地方。”
说完了线下,我们谈到了线上。鲍永哲表示,目前在线上分发方面,各大平台都有一些VR影像内容通过APP的方式打包发布,而没有采用像爱奇艺这样的视频内容付费模式。“现在还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对于内容团队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把内容打一个包做成APP,当然内容团队也可以定价,用户通过购买下载APP的方式进行体验。未来等到影像内容足够多了,在那个时间点与付费系统串联起来,最后自然会走到类似爱奇艺现在这种模式,这还需要一段时间。”
关于VR影像未来的发展趋势,鲍永哲认为,随着硬件的不断发展,未来的VR影像可能不会像传统电影这样线性叙事。“电影主要是讲故事,而VR本身允许你做很多不同的互动,你的视角也不再受导演的控制,更多的内容会让用户自己选择,这可能是VR电影与传统电影不一样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把它视作是游戏。在时长方面,我觉得还是跟内容有关,如果你觉得太长,也可以十分钟、十五分钟的分段来看,比如《家在兰若寺》就达到了55分钟的时长。从设备上来看,现在的移动VR设备越来越强悍了,播放VR影片应该问题不大。”
通过与鲍永哲的交流,我发现成熟的制片人及市场人员对于VR影像的推广与变现来说非常重要,而在这方面国内国外都是普遍欠缺的,大部分内容团队的人员构成还是以创作人员为主。未来VR影像的发展能不能在商业变现、市场运作等方面结合一些成熟的模式,或许《家在兰若寺》的成功经验是特别值得广大从业者学习和参考的。
Sandman Studios楼彦昕:把好的作品带给更多的人
我最后采访的是本次活动的发起人楼彦昕,我还记得最早与他相识也是在一次由他发起的VR影像活动上。发起这次活动的初衷其实源于他在戛纳电影节上的思考:“为什么很多好的作品只能在电影节才能看到?因为目前各大内容平台还不能带给创作者足够大的收益,很多人索性就把自己的作品雪藏了。不过大家都愿意把作品提供给电影节,这主要是因为电影节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对提升品牌有很积极的作用,其结果就是对于所有想看好作品的人来说就只能去电影节才能看了,况且中国一直还没有这样的平台让大家能够看到好作品。我们发现,即便是很多VR从业者,也没有或很少接触VR叙事类内容,所以我们想通过展映的方式,我们做策展,把好内容推荐给大家,让大家更好了解这个垂直领域,让更多人加入这个领域,也让大家认可这种类型内容的价值。简单来说,第一我可以看到更多好内容,第二别人可以看到更多好内容,第三我自己的好内容可以被别人看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选片时,首先考虑的是作品的艺术表达是不是到位,然后是作品对于这个媒介有没有贡献,我们希望这些作品能让观众看完之后产生一种突破性的、大开眼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