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顶帽子,陈栩说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四平戏古戏服配饰。新华网 程立葳 摄
新华网福州8月28日电(程立葳)一批疑似清嘉庆年间的四平戏古戏服,近日在福建政和县禾洋村四平戏剧团内被发现。24-26日,闽江学院专家学者赶赴政和,对这批古戏服展开抢救工作。
2 / 8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平戏古戏服,至今,禾洋村四平戏剧团还将其作为演出服使用。新华网发 许云 摄
据了解,目前禾洋村四平戏剧团内共存有古戏服30多套,多为丝绸面料、苎麻衬里,其中18套保存得较为完好。部分戏服的衬里上有文字标注,记载了戏服的制作时间和来历。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副教授陈栩告诉记者,根据戏服上的文字,可推断这批戏服的制作时间最早或能追溯到清嘉庆年间,“它们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还具有很强的工艺价值,代表了福建地区地方剧种戏剧服饰悠久的文化与精湛的技艺。”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存储条件的恶劣,这些古戏服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陈栩说,当务之急,是对古戏服进行保护性抢救。
3 / 88月24日,禾洋村四平剧团团员李典亮在一件华盖(剧中道具)上发现了一行文字,记录了这件华盖是嘉庆12年(1807年)由村中‘福首’李某所添置。新华网 程立葳 摄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宏辉介绍,目前闽江学院8名研究服装学的专家学者带领学生组成调研小组,对四平戏古戏服的织物及织物结构、尺寸数据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归纳整理了古戏服上的图案纹样、装饰的工艺和手法,通过VR技术对戏服进行三维信息扫描、收集。
“禾洋村四平戏古戏服整体恢弘大气,但图案的色彩、刺绣等装饰手法又异常婉转细腻,同时戏服结构严谨,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具有创新设计应用的可行性。”陈栩说。
据介绍,目前福建有3个四平戏剧团,但仅有禾洋乡四平戏剧团还保留了古戏服。其余两个剧团演出所用的戏服,都是目前市场上所售粤剧服饰的通用款。
四平戏又名四评戏、四坪戏、庶民戏等,系由明代中叶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来,原盛行于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明末清初传入政和,在政和县杨源乡及屏南县龙潭乡以历史原貌完整地延续至今,戏曲界称其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活化石”和“明代四平腔的遗响”。2006年5月20日,四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 88月24日,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的学生用VR设备,将戏服的数据资料存入电脑。在他们身后,剧团成员正在排练一出新戏。新华网 程立葳 摄
5 / 88月24日,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的老师在拍摄戏服上的纹饰。待存入电脑后,这些纹饰将被提取出来,后期可为文创产品研发提供创意和参考。新华网 程立葳 摄
6 / 88月24日,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的学生在测量戏服的尺寸。禾洋村四平戏剧团现存有30多件古戏服,其中18件保存较为完好。新华网 程立葳 摄
7 / 8禾洋村村民李典亮正在协助闽江学院专家学者,对古戏服归档记录。新华网 程立葳 摄
8 / 8一件古戏服的衬里写着“道光甲午年”字样。新华网发 许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