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沈怡然 在不安中等待了一个小时左右,准确的消息终于传来:火箭发射后飞行正常,一二级工作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三级出现异常。邢强明白,卫星没能顺利入轨。
10月27日下午16时,“朱雀一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失利,该火箭拟搭载微小卫星并将其送至太阳同步轨道,但卫星最终未能入轨,这也是中国首枚发射失利的民营运载火箭。
发射失败引起了业内外的关注。作为火箭的提供方,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箭航天”)初步分析称,怀疑末修姿控动力系统某推力室输送管损坏导致控制力下降和推进剂泄漏,后续将着手准备保险理赔工作,汇总全部数据后将进一步分析形成最终结论。
作为这次发射项目的总顾问,邢强参与全程。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他,在2008年创立了名为小火箭联合会的工程师团队。目前,小火箭联合会以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公益的产业科普服务为业务,为多家火箭公司以及传媒、科普教育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我就是想让中国民间尽早出一颗真正入轨的卫星”,双肩包、运动鞋,在业内人眼中,邢强生活朴素,几乎全部精力用在经营小火箭组织上。
邢强常和同事们在全球范围内做调研,他们得出的数据是,全世界航天产业中,75.6%份额来自商业航天,归属于政府和军队的24.4%,而中国航天产业90%以上份额来自政府和军队航天。巨大的差值让他觉得,在中国推进民营航天的发展仍有很大空间。
2017年11月,邢强主动找到央视《加油向未来》栏目组,彼时栏目组第三季刚开拍。他说服栏目组启动“空间科学实验卫星”项目,后者成为了他的第一个客户。
为了这个项目,邢强用时将近一年:由央视《加油向未来》栏目组向全民公开征集空间科学实验方案,并做公益搭载。2018年年初,小火箭作为项目总顾问,代表用户方开始寻找火箭和卫星供应商。
当时可供选择的公司有很多,市场上除了两家出自传统航天系统的“国家队”,还有十家以民间资本位主导的火箭企业。在邢强看来,选择国家队虽然更稳妥,但即便入轨,对推进商业航天的发展毫无意义;而具备送卫星入轨能力的民营企业,只有蓝箭航天一家。
蓝箭航天是自中国开放民间资本进入航天产业以来首批专注运载火箭总体研制的民营企业,团队中不乏来自传统航天系统的技术人才。而出身金融行业的创始人张昌武,在同行眼中性格沉稳。
相比传统航天系统的技术型企业家,张昌武更具有冒险精神。但这种精神,有时也被同业者看作“对技术不够敬畏”。
失利之后
千域空天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蓝天翼称,通常来说,由于火箭首发风险大,商业运载公司发射第一枚火箭时,很难找到商业客户或达成购买合同。度过0到1的阶段,这些公司往往需要承担巨大的资金和舆论压力。出身传统航天体系的蓝天翼,离职创建了一家专注技术服务和商业咨询的公司。
即便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支持下,民间资本得以涌入航天领域。作为技术门槛高和风险极大的产品,商业火箭在具备常态化入轨能力之前,公司重点都会放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积累。
发射失利后,投资人该作何反应?
“在首飞中遭遇失败是正常现象”,一位专注高端制造战略基金的投资人告诉记者,商业火箭作为一种新商品,采用新的设计思路、质量管控体系和试验方法,和国家力量保证下的体系是完全不同的。相比之下,国家项目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该投资人表示,得知消息后不免为这家公司感到遗憾,但他此前也曾投资另外一家民营火箭公司,在谈投资协议的时候,对发射失利就有一定预判。
但他也发现,这次失利却引起了行业外投资人的担忧。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现专注于商业航天的国家基金,而多以社会资本为主,包括大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以及定位军工领域的战略基金。
基于小火箭联合会的调研数据和技术服务能力,不时有投资人向邢强咨询,据他的观察,关注航天领域的投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投资人梦想充沛,他们积极进入航天领域寻找标的,并支撑种子轮融资;第二类投资人更为理性,他们长期专注军工或航天领域;第三类则以跟投为主。
上述投资人也表示,这些跟投的主要是财务投资人,也是数量占比最大的群体。他们的投资往往建立在有技术保障的基础上,一旦失败出现,他们会过分看重企业发射失败的结果,以至于对该领域产生悲观判断。
德联资本高级副总裁樊雪松认为,这次发射失利或许能让行业的投资氛围回归理性。德联资本以军民融合为重要投资方向,樊雪松曾在航天院所研发和管理岗位任职超过6年,目前尚未投资过商业航天领域的任何一家公司。
2018年2月7日,SpaceX公司重型火箭发射。Equidate数据显示,SpaceX目前估值为215亿美元,在15年间估值上涨了约303倍。
很多中国投资人为此备受激励。但多位长期专注该领域的投资人告诉记者,中国民营火箭与SpaceX有本质区别。
首先是两者获得资金的渠道不同。早在2008年,实现首飞的SpaceX便与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签订总额为16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货运订单。这个资金规模比中国现存民营火箭公司的数轮融资金额之和还要多。
在邢强看来,中国与美国的民营火箭公司发展于不同的历史条件。SpaceX的历史意义在于打破了联合发射联盟在美国长达十年的垄断地位,垄断的背后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这也是该公司数次得到军方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大金额订单的历史条件。
相比之下,以蓝箭为例,截至今年5月,这家公司累计获得投资超5亿元。公司最近一轮B轮融资约2亿元。区别于注资的SpaceX,中国民火箭公司多为融资,这意味着推动两者估值的因素全然不同。
“推动估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首飞成功”,这是通江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嘉诚的观点。通江资本在2018年1月跟投零壹空间最新一轮融资,5月这家公司实现首飞。
德联资本高级副总裁樊雪松也认为,是否成功发射一枚火箭是推动估值上涨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企业完成了一轮技术验证的闭环,距离商业发射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首飞之前
成立于2015年的蓝箭航天,原本计划在2017年初发射第一颗卫星入轨的商业火箭。作为一家以社会资本为主导的航天公司,彼时的蓝箭航天并不具备自主研制火箭发动机的能力。为完成首飞,公司需要向隶属某央企的某院签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交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