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VR >

强国征程中的科技力量

导读:

  “中黑麦6号、京绿1号、登海605……多全啊,庄稼人有的这里都有了。”50岁来自山东德州临邑县苳家村

  “中黑麦6号、京绿1号、登海605……多全啊,庄稼人有的这里都有了。”50岁来自山东德州临邑县苳家村苳小雪种地种了33年,他被“希望的田野”单元牢牢吸引住。

  14日是“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向公众开放的首日,国家博物馆外寒意袭人,馆内却温暖如春,吸引了3万多名观众参观。

  “上世纪80年代,我种的小麦、玉米亩产只有800多斤,现在通过黄河水引水灌溉、肥料升级、品种更新,小麦可亩产1300斤,玉米可亩产1500斤。”苳小雪说。

  来到“科技创新支撑强国梦”单元,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华灯班10多人正在聚精会神观看,利用午休时间,他们第一时间来“邻居”观展,他们的工作就是负责长安街沿线及天安门广场253基华灯的运行和维护。

  “上世纪70年代时,清洗和检修1基华灯需要2—3个小时,现在用自主研发的华灯车,只需要25分钟左右。”华灯班班长陈春光说,每一代的华灯车都是该中心自行研发,如今使用的已是第四代,是液压装置,能自由升降、平移,十分宽敞,车上配备高压水枪、气枪,灯罩可直接在平台上冲洗,水还可以循环利用,既干净又节能。

  一进入“历史巨变”主题展厅,大屏幕循环播放着《中国经济闪耀东方》的主题片。其中有一帧画面,在一座耸立的沙丘上,绿树点缀其间,最顶端是一排绿植构成的“绿色中国梦”5个大字,这个地标就位于内蒙古库布其沙漠。

  亿利集团青年党员职工孟良看到这些照片后感到十分亲切:“库布其治沙也有我的一份力,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呈现在如此重大的展览里,我十分振奋。亿利库布其治沙三代人30年坚持坚守,系统治沙、科学治沙,终于熬出了头,看到了希望。如今,我们年轻人加入治沙大军,除了要继续发扬‘愚公精神’外,还要更加重视科技的力量,给治沙这种‘笨功夫’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治沙扶贫驶入大跨越、大发展的快车道。”

  在“勇攀科技高峰”单元,展览工作人员、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高工单子津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40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接续攻关,勇攀科技高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计划)是我国平等参与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环境问题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对于我,最重要的就是将改革开放、勇于实践这种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业、职业发展中。”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大四学生赵港亿的名字,就取自“香港回归,亿万中华儿女欢欣鼓舞”。

  展馆内,观众们一边忙着拍照、录视频、发朋友圈,一边忙着互动体验,VR体验厅、4K体验厅、新闻播报体验厅排起了长队,好不热闹。

  “科技已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近距离感受中国的科技,感受中国取得的一系列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创新成果,真新鲜、真好玩。”赵港亿说。

  天安门旁,华灯初上,夜晚如约而至。参观展览的人们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相约再来。(记者 马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