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双11”的日历,杭州由互联网、大数据撬动的年度电商盛宴刚刚落幕,将作为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主会场的国博中心和年会调研点之一的钱江世纪城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指挥中心却“心照不宣”地忙碌起来。
一个多星期后,将有上万名来自国内外的规划师齐聚杭城,共同见证18年后规划盛会再聚钱塘的风采华章。
钱江世纪城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入选年会调研点
18年前,马云的阿里巴巴在杭州创建尚不满一年,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大数据和互联网都还是一个个遥远而陌生的词汇;18年后,日新月异的大数据和互联网新技术下不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电商神话,更成为规划年会上热度持续升温的重要主题。
日前,记者从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组委会和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了解到,在今年的大会上,将有多场关于大数据、互联网、城市大脑、未来城市等话题的学术讨论展开,为杭州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打造“数字第一城”、智慧城市建设汇聚精彩的思路火花。钱江世纪城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指挥中心,作为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前沿技术、发展智能化生态化新型智慧城市而建设的指挥中枢,入选此次年会调研点,将在大会期间,向广大参会者展示杭州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新技术进行城市规划、社会治理、行业治理的探索和应用。
“钱江世纪城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指挥中心可实现不受空间限制,更具体、客观地从人口、土地、公共设施、综合交通等角度全方位地剖析城市,在规划前期,为钱江世纪城整体设计的规划编制提供有力的支撑;在规划中后期,通过数据方法评估规划方案多方面的合理性,为优化成果量化评判标准。”市规划局(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相关人员介绍说,与此同时,该中心还能满足钱江世纪城的交通、公安、城管、消防、招商等部门大概六十人规模的联合办公需要,为2022年的亚运会提供有效的全面保障。
众多智慧应用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
事实上,钱江世纪城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指挥中心只是杭州近年来探索利用新技术优化城市规划、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互联网、大数据能够自如应用的前提是一套相同的位置坐标、一个互通的物质空间、一类完整的要素体系标准。”市规划局(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该局于2012年便建设完成了覆盖杭州市域的多时相、多尺度的8类基础空间数据库,以及包含地名地址、建筑物、道路、绿化环境、基础设施等6大类50小类城市全要素基础专题数据,形成了覆盖广、属性全、精度高涵盖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地理市情资源库。“通过综合利用云计算、3S、BIM等技术,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研究和实践,完成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杭州、三维公共服务平台、杭州市地理市情平台等四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全社会提供了精准空间定位。”
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市规划局(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积极推广信息资源应用,为“智慧城管”“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基层治理”“应急指挥”等众多智慧应用提供地理信息支撑,有效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据该局相关人员介绍,11月13日启动的杭州市“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就是杭州在信息、数据、互联网的典型应用。“该平台通过建立数据标准规范、综合数据库、业务协同平台、协同机制,实现城乡空间规划和实施管理数字化,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效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升级。”
大数据是传统城市建设走向智慧城市的关键点
关于新技术在杭州城市规划相关领域的应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宋小冬举了一个更具体的案例,“我们一组团队利用手机大数据分析杭州轨道交通的客流,另一组团队利用高德、百度的地图、导航数据,分析道路结构如何适应常规公交,可以发现在国内众多城市普遍适用的相关规律。”他指出,以前没有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条件,想要一次调查、分析多个特大、超大城市的交通状况是不可能的。而通过新技术发现共同规律,既为城市道路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发展公共交通创造了更好的决策依据。
同济大学副教授钮心毅指出,“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时代传统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应该包括实体城市建设、大数据、IT技术三层面的解决方案。城市规划建设应与IT技术结合、大数据支持城市功能运行相结合,而大数据则是传统城市建设走向智慧城市的关键点。”在他看来,城市规划人员学习掌握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并不是要成为数据科学的专家,而是要成为更好、更专业的规划领域专家。而本届年会在杭州举办,必将为规划人更好地探讨、理解新技术在规划领域的应用提供绝佳机会。
齐聚数字杭城,共襄规划盛举,来自全国各地的规划师们将碰撞出哪些智慧火花,展示哪些技术应用,收获哪些创意思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寻路中国:从主题之变看发展之变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影响力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堪称群贤毕至。
有识之士们在该系统交流一年来我国各地在城市规划研究、管理设计的最新成就,探讨当前城市规划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
从历届年会的主题嬗变,尤其是“十二五”规划以来,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的规划理念之变、中国城市的发展之变——
2012年大会主题“多元与包容”,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多元化、各地城镇化进程中采取的多样化策略,展现了我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社会领域的创新管理。
2013年的主题是“城市时代,协同规划”,随着人口和经济集聚,区域协调发展与转型重构的任务十分艰巨,城市问题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大幅提升,社会管理方式将不断调整。政府、社会、市场必须协同努力,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规划方必须合作协调,才能助力于解决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2014年的主题是“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对城乡规划改革提出新要求:引领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明晰其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