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状和未来路径进行展望、分析。据了解,近年来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出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即将商用的5G将利用超高速率和超大容量把我们推向万物互联时代。
从相对独立到互联网时代再到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生产及传播方式的改变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哪些新变革?数字文化产业又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业内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1. 5G时代文化资源将加速数字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站数量544万,网民规模达到8.02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6.09亿,网络游戏、网络直播和网络文学用户规模都超过4亿。
与这些很“大”的数字相比,还有一些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更容易让人对数字文化产业产生直观感受:在网络、电视乃至电影院中,IP改编作品都异常火爆;各种大小屏幕上,网络小说、手机动漫占据了人们大多数的低头时间,甚至还“火”到了外国,成为文化贸易新的生力军。
“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与百姓生活越来越密切,目前已经成为群众文化消费的主产品。”文化与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张勤在不久前举办的2018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峰会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立国的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数字就意味着技术,现在的科技很大程度上是用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等东西来承载的。文化和科技相结合,成为今天我们文化传播、文化表达的一个载体。”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离不开技术的强力支撑。“相较于4G,5G带来的变化不仅是速率的提升,更是媒介生态的革命,将会触发数字创意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在不久的将来5G商用以后,我国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发展将再上新台阶。”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分析师张振翼认为,我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文化产业非常有潜力占据全球领先的位置。
在刚刚过去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一辆中国电信的5G信号试点车出现在乌镇街头,5G设备连接该网络的网速可达到惊人的每秒1.7Gb。如此高速的网络出现在人们身边,让人们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充满了想象。
据了解,5G具有低延时、高可靠性、低功耗的特点,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无线接入技术。根据《蓝皮书》分析,5G将为数字化文化资源建立高速信息通路,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构建全新的基于数字化的广泛连接的数字创意生态系统。
在华为荣耀总裁赵明看来,5G的高速度、低延时让创新充满想象力,“3G时代手机多半用来看图片、看网页,4G时代人们开始看视频,5G时代用来干什么?看高清,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速度的量变会引起质变”。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有相同的看法:“以敦煌石窟为例,由于彩塑和壁画的材质相对脆弱,当游客在窟内参观时,二氧化碳长期滞留致使窟内空气湿度增高温度上升,会对壁画和彩塑造成永久性伤害;由于洞窟空间狭小且采光不好,无法提供良好的观感体验,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文化资源的传播。等数字技术成熟后,文化资源的传播将变得更加便利。”
数字化技术能够轻易突破文化资源的形态与空间局限,随着以5G为代表的高速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8K视频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人们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
2.数字文化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红利期
“2017年网络游戏产业规模达到了2355亿元,网络视频产业规模521亿元,网络直播产业规模近400亿元,网络音乐产业规模突破175亿元,网络文学产业规模127.6亿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高翔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
据统计,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超过20.3%,显著高于GDP增速,占GDP比重达到32.9%。“数字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为55%,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发达国家水平,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高翔说。
据《蓝皮书》显示,数字经济与创意产业的结合、文化与科技的紧密联系,是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战略的显著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晓明将中国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5年注重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机构的商业活动发展,推进信息产业与媒体融合;2006—2010年承认文化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增加文化贸易往来,提高经济实力与软实力;2011—2015年计划将文化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贡献从2.6%提高至5%,并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能力以满足日益成熟的国内文化市场消费需求和出口潜力。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文化产业将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并不断催生出数字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文化消费将成为扩大文化消费的主力军。”范周说。
“2017年,‘互联网+文化’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规模接近8000亿元,增速高达34.6%,远远高于文化产业总体增速12.8%。”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认为,“文化科技相互融合的业态成了增长最快的产业门类,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日益融合的。”
“和国外相比,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来自政府的支持。”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CEO萧泓表示,以电竞产业为例,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电子竞技国家队;2016年,教育部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列入增补专业;游戏产业也被列入了数字文化产业的重点领域……“在政策支持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和全球最大的电竞市场,中国游戏电竞产业正在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主要力量。”萧泓说。
数字创意产业首次被纳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数字文化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期。根据《规划》,到2020年,数字创意产业产值规模将达8万亿元。而数字创意产业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正是数字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