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海洋专利授权数增长15.3%
数据显示,2010—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OEDI)年均增速3.8%,2017年达到129.8,比上年增长4.5%,总体表现稳中向好。
2018-11-23 09:13
中国适合胸怀理想的青年研究者
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在2002年第一次来中国旅行时对妻子说,我丝毫不认为我们有移居中国的可能。2010年我移居到北京,缘于担任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KIAA)资深研究员的契机。
2018-11-23 09:12
美国山火伤亡惨重,根子在于漠视科学
11月的美国西海岸山火已造成80多人死亡,500多人失踪。干暖风吹,加州很多山区的降雨一年不到200毫米,相当于中国半沙漠地区。针叶林沐浴干燥暖风,在大兴安岭是偶然,在加州是常态。
2018-11-23 09:09
离子风驱动的无人机试飞成功
英国《自然》杂志21日发表了一项工程学最新成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进行了一次“从未试过的飞行“——他们研发的一架利用离子风驱动的小型飞机成功飞起来了,而一般飞机采用带有活动部件的发动机。
2018-11-23 09:08
我国成功验证大型航天器回收关键技术
在我国以往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回收的神舟飞船载人舱重量约为3.5吨。大载重无损着陆回收对着陆缓冲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8-11-23 09:06
我国超导质子医疗设备研发取得突破:核心部件旋转机架调试成功
质子医疗的重要优势是“精准定位”人体肿瘤,高旋转精度旋转机架是精确控制治疗系统束流从不同角度照射病灶的关键技术。
2018-11-23 09:21
食用菌“另类烹调” 没有十八般“厨艺”怎么行
双孢菇——菜市场里最常见的白蘑菇,怎么吃?也许你会回答:“当然是炒着吃或者熬汤了。”但在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品加工岗位实验室里,“白白胖胖”的双孢菇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另类“烹调方式”:超声破碎、复合酶解、微波干燥、旋转造粒……经过复杂的技术处理,化身为呈味核苷酸、鲜味多肽和氨基酸等物质,再进一步加工就制得双孢菇盐和双孢菇精两种调味品。
2018-11-23 09:18
“以电生火” 或将颠覆传统燃烧方式
在近日举办的第20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节能环保展区一款“以电生火”的电焰厨灶引人驻足。很多人会伸长脖子看看上面,俯下身子瞅瞅下面,直到确认现场不见液化气、天然气等传统燃料。
2018-11-23 09:16
首用“静暗”驾驶舱技术 ARJ21填补国产喷气客机运营空白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喷气支线飞机。ARJ21客机倾注了航空工业几代年轻人的心血。该机型2002年立项,目前进行了3年运营,状态良好。”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ARJ21总设计师陈勇在近日广东江门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上如是说。就在不久前,ARJ21还在珠海航展上亮相。
2018-11-23 09:13
“洞察”号将于下周登陆火星
与“勇气”号和“机遇”号这些火星车“前辈”不同,“洞察”号是固定式探测器,大部分科学任务将通过“原地不动”的钻探实验完成。
2018-11-23 09:20
44%的人觉得转基因食品不好不坏
美国独立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70%的美国人认为,科学提升了美国人的食品质量;44%的人觉得转基因食品不好不坏。
2018-11-23 09:00
新能源引领中国走向汽车强国
今年10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下降了0.9%和0.6%。不仅没有上演“金九银十”的旺销局面,还拉低全年累计增速进入负值至-0.6%。车市遇冷,新能源汽车却表现亮眼,在补贴政策加速退坡的情况下,今年1—9月份销量仍然达到62.5万台,同比增长60%,占全球份额达到50%。中信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从1%到10%的高速渗透过程,景气度持续上行。
2018-11-23 08:59
中华蜜蜂种群为一类?国际认知错了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蜜蜂遗传与育种创新团队在中华蜜蜂(中蜂)群体基因组学研究中,通过对我国18个地区中蜂种群观察分析,发现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群体间分化程度较高,一些群体分化达到了亚种水平,打破了国际上中蜂种群为一个类型的原有认知,并系统揭示了中蜂的群体结构、进化与适应性。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生物与进化》。
2018-11-23 08:57
穿越暗河溶洞 贵阳“喀斯特”地铁即将开通
穿越暗河和溶洞,全国第一条在大比例岩溶发育地区建成的地铁终于要开通了。22日,贵阳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贵阳轨道1号线即将在12月1日投用。耗时5年、全长35.11公里,这条“喀斯特”地铁攻克了不少建设难题。
2018-11-23 08:56
我国成功验证大型航天器回收关键技术
在我国以往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回收的神舟飞船载人舱重量约为3.5吨。记者22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了解到,该所研制的大型群伞系统和大载重着陆缓冲系统结合,可将回收重量增加到7吨以上,与美国新一代猎户座飞船达到同一水平。
2018-11-23 08:55
中美科学家联手打造下一代可量产的半透明电磁屏蔽薄膜
日前,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周祚万教授课题组、美国纽约大学及德雷塞尔大学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 可通过旋转喷涂层层自组装技术(SSLBL),批量化制备电磁屏蔽薄膜。
2018-11-23 08:54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30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BEPC)刚刚过了它的30岁生日。一个“建立中国自己的加速器和对撞机”的想法由此被提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原所长方守贤院士回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七上七下”中诞生。
2018-11-22 09:41
中国防弹服为什么受国际市场欢迎
经过多轮严酷的测试,我国的防弹服以质量、价格、产能等诸多优势一举胜出,成功进入到美、英等国防弹服生产商的采购目录中。
2018-11-22 09:38
“科技美学” 绽放舞台
在数字化的今天,科技催生了舞台视觉的巨大变化:AR技术、交互影像、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新的表达元素,为舞台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2018-11-22 09:36
超薄多孔新材料轻松“捕获”二氧化碳
王志教授团队经过不懈努力,首次成功构筑了具有有序微孔结构的金属诱导有序微孔聚合物(MMPs),用于二氧化碳和氮气的高效分离。该结构可以使和其中的聚合物单元具有较好亲和性的二氧化碳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