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人工智能”这个词汇,逐渐在科技圈中蔓延,直至今日已成为目前科技产品、以及行业的主流趋势,“人工智能”冰箱、“人工智能”电视、“人工智能”空调、“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音响,这些带着“人工智能”标签的产品已经围绕着我们的生活,展开了一系列攻势。
人工智能,在今天来看,似乎已经成为了产品的必有属性,而与此同时出现的创新性产品交互方案——语音也随之而生,在一般消费者看来,人工智能产品形成规模是在2016年(实际上这个概念已经被提出相当长的时间),而历经2年的发展之后,它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
而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如若实现,又是怎样一番场景呢?
憧憬往往伴随着恐慌 但人工智能其实没那么厉害
真正的人工智能,或许会想电影《终结者》中的“天网”系统般毁灭人类也说不定,而人工智能这个词汇自其出生似乎就伴随着一些恐慌学说,诸如此类的人工智能概念,并不在少数,人工智能概念可能是继外星智慧物种之后,又一个被拍烂的电影题材。
AI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当它介入你的生活之后,一个成熟的AI,会融入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象一下,一个能够监视你冰箱的AI,它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它与冰箱相互连通之后,食材没了之后会在网上自动下单购买,它与你的智能手环互联之后,知道你感冒了,要把空调温度调高一点,如此贴心的它你当然离不开。
曾经的“阿尔法狗”事件,也让人工智能恐慌学说的“专家”们好好的吹了一波灭世说,但这里笔者想说的观点其实非常简单,看似强大的“阿尔法狗”目前能不能运用到其他领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抛开运算成本不说,机器要理解人类的意图,也远非是下好一盘棋就能做到的。神经元网络的概念雏形,就决定了它是分析以及筛选的机体特征,而过多的知识领域灌输,会混淆筛选结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就好比今天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的语音检索功能,一首歌名字叫《123》一部电影名字也叫《123》,单一指令“播放《123》”是播放电影还是音乐,就会让我们的人工智能小朋友“头疼”不已。
目前只是鸡肋!若止步语音也只能是噱头
搭载人工智能的概念产品,从市场的反馈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它们之中以智能音箱为主,阿里巴巴、京东、百度、小米等巨头也纷纷加入战团,大资本的介入让人工智能的概念在消费者群体中迅速发酵,同时具备了很强的“带货”效应,而现如今的科技产品领域也确实缺少飞跃性的创新,消费者也需要新的刺激,人工智能就如VR一样,似乎是一种无亮点而炒的刻意为之。
时间回溯到2014年,在当时VR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被众多厂商搬上市场,资本狂潮席卷产业上下游,产品形态以及技术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旧无法避免一些肉体与机体之间的冲突,眩晕感和无线显示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VR也就只能是一根鸡肋,缺少应用的环境。
这与人工智能今天所面临的窘境何其的相似?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所谓的人工智能产品,仅仅花费百元左右的成本就能够享受得到,而之后呢?生活并未产生质变,甚至于机器之间的交互,也并没有因为人工智能的介入而变得更加方便。
人工智能之所以取代VR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VR需要硬件支持,研发成本更高,打着“人工智能”旗号的语音识别解决方案在市场上却比比皆是,付出成本更低,作为流量入口的回报更高,所以资本的投入重点也有理由抛弃性价比更低的VR,说白了就是一个“比烂”的计算逻辑。
当然,AI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如一些芯片(Apple A12芯片的AI摄像等)的底层算法,但其目前最低成本,也最具备“显性基因”能够作为有效卖点的也就只有“语音”,这让人唏嘘不已,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当然希望更多为生活带来质变的人工智能出现,而非现在连人话都听不懂的“人工智障”。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能够挣扎多久?或许又一个对资本来说具有更高性价比的新名词出现之后,它就会丧失在资本投入者心中的地位,而丧失资本支持的人工智能缺失曝光和宣传,在消费者心中也会逐渐的“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