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局限:VR新闻不等于360度全景视频/图片
不可否认,VR技术给受众带来了“感知”新闻的全新体验,这种“沉浸感”打破了受众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原有认知。但VR技术在我国兴起不久,发展尚不成熟,其中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多数新闻媒体将VR新闻等同于360度全景视频或图片,而这两者的概念存在很大的区别。VR技术强调“沉浸”“交互”和“想象”,其中“交互性”是指“通过硬件和软件设备进行人机交互,VR用眼球识别、语音、手势乃至脑电波等多种传感器,与多维信息环境的交互,逐渐趋同于同真实世界的交互”④。要达到“交互性”的效果,VR对新闻媒介提出了技术、资金、人才等一系列的要求。一方面,制作真正意义上的VR新闻需要耗费巨大的投资和较长的周期,以《得梅因纪事报》制作的VR新闻《丰收的变化》为例,“该片制作耗时近三个月,投入五万多美元”⑤;而新闻讲求时效性,纪录片之类的新闻报道尚可耗费较长周期,但一般的新闻对时间有着较高的要求,360度全景视频或图像只需在新闻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也比真正的VR新闻简单,所以360度全景视频或图像更受新闻媒体的欢迎,而“像国外那样耗资巨大拍摄VR新闻纪录片,国内媒体尚未开展尝试”⑥;另一方面,VR新闻是一种全新的媒介技术,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国内熟练掌握这一技术的人才并不多,以上游新闻客户端为例,上游由传统媒体转型而来,它“定位于VR采编系统流程研发,所以这支VR团队并非纯正的技术队伍,研发期间它包括了技术团队、视频团队、品牌推广团队”⑦。所以真正掌握VR技术的人才并不多,这也给VR新闻制作造成困难。
(二)偏向娱乐化的VR新闻:VR新闻选题困境
新闻选题决定了新闻生产的对象。一般来说,新闻选题要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即时效性、重要性等,好的新闻选题往往是一篇优秀新闻报道的前提。笔者将上游VR中的229条新闻的选题进行归纳分类发现,占据上游VR最大比例的是有关自然风光及城市建筑的新闻选题,占总体的44%,社会新闻虽以18%位居第二位,但在这一部分比例中,娱乐性的新闻占据较大比例,真正关于国计民生的社会新闻较少。除此以外,体育新闻、会议新闻、展览类新闻数量相差不大,而有关国外新闻的报道数量最少。这一选题状况也是国内VR新闻发展中面临的一大困境,即选题上的局限性。一方面,VR技术本身的特质限制了新闻的选题。VR以视觉呈现为主要信息传播方式,且当前我国VR新闻大多处于360全景视频或全景图片阶段,VR虽然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但静止的图片和时间短暂的视频不能传达所有信息,更不能表现深刻的选题,只能选择简单浅显、偏向于娱乐性的新闻,如娱乐体育赛事报道、轻松的社会新闻、现场展示性报道等;另一方面,我国VR技术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充分,且缺乏相关技术人才,而制作质量尚可的VR新闻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人力和时间,我国新闻媒体还处在转型阶段,短时期内还无法大批量制作出选题、质量上乘的VR新闻。以上原因导致了现阶段我国VR新闻大多数还局限在风景观赏、大型活动现场展示等选题。
(三)流失的受众:VR新闻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
我国首部影响力较广、引用VR技术进行新闻报道的是2015年9月3日,由人民日报制作的“9·3”阅兵VR全景视频,不仅收获了极高的点击率,也受到了受众的好评。VR新闻刚出现的时候,受众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强烈,VR新闻备受追捧,有部分学者或业界人士甚至做出预判:VR技术将拯救新闻业。但井喷式产生的VR新闻却没有得到预期中的高关注度,原有的受众群体甚至有流失的迹象。笔者将上游VR中所选取的229条VR新闻的阅读量分为三个区间,发现0—5000阅读量的占91%,5001—10000阅读量的占5%,10000以上阅读量的最少,占4%。这说明受众更多时候只关心发生了什么,而并没有身临其境的愿望,VR技术并不能成为点击率和传播量的唯一保证。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