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2018中国信息通信大会“云VR+专题报告会”在成都香格里拉酒店二层绵阳厅成功召开。来自中国联通、华为、清华大学、京东方、大朋VR和映维网等企业代表共同就5G时代云VR产业应用现状、关键技术、发展前景及瓶颈困难等议题展开分享和探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融合研究所副主任陈曦表示,目前虚拟现实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近眼显示、网络传输、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等领域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而5G时代的云化VR战略有望加速VR推广普及。从产业发展区域看,青岛、南昌和成都成为VR产业发展最具活力城市,其中成都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迅速,产业体系以内容应用和内容生产系统为主,高新区企业占比超过70%,产业生态聚集初步显现。
成都市经信委软件产业处处长汪锋表示,目前虚拟现实发展已经进入沉淀期,产业资本更加聚焦,业内需要细致深入对产业发展瓶颈进行冷静分析和思考。目前成都重点围绕应用需求推进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供给能力,同时在中国信通院等相关单位参与协同下,成都市经信委相继发布两项虚拟现实行业应用地方标准、《成都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报告》和《成都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推进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清华大学专家认为,尽管部分人认为产业寒冬来临,但谷歌、苹果等国际主流厂商仍然不断推陈出新,且加大力度聚焦底层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崔教授认为,目前虚拟现实关键指标是时延和高清,两者直接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移动VR体验的提升受手机GPU渲染能力制约,通过Furion可以有效降低终端负载,基于现有设备(wifi+手机)实现移动VR体验(低时延+高清),未来依托5G边缘云计算有望进一步点燃用户市场。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专家认为,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和业务场景开拓成为运营商工作重点,VR符合超高清视频产业未来趋势,是运营商5G业务很好的切入点。中国联通今年推出“5G+视频”推进计划,4K/8K视频和VR是两大重点方向,其中VR领域已公布固移融合的端到端网络承载方案,目前准备在青岛展开试点工作,进行相关业务验证。
华为iLab实验室专家认为,目前Cloud VR时代已经到来,其在成本降低、用户体验提升、技术门槛降低和聚合产业伙伴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更适合推广和普及。华为VR Openlab产业合作计划将充分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以华为iLab实验室为载体,推进关键技术研究进程。现阶段已推出Cloud VR端到端解决方案原型,并联合产业合作伙伴促进Cloud VR商业落地,未来工作重点将聚焦在总体技术与标准建立、体验提升、端到端方案完善三方面,合作大门也将向业界精英持续敞开。
京东方专家认为,5G带来的低时延高带宽可以降低VR业务门槛,优化VR体验。当前VR终端出货量持续增长,公司对VR市场持乐观态度。影响VR体验的主要问题包括运动模糊、纱窗效应、交互、重量等方面,京东方针对以上痛点问题均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结合人眼视网膜成像特性巧用中央凹实现了注视点高清成像。在FAST LCD产品线方面,最高已经实现5.7寸4K分辨率800PPI的产品量产,AMOLED和Micro-OLED也有相应VR产品布局。
上海乐相科技(大朋VR)专家认为,目前VR终端用户呈现金字塔结构分布,上层为少数重度游戏爱好者,下层大量用户为影音客户,中间层为影视、游戏兼备用户。VR市场主要矛盾在人们对VR美好体验期待与实际产品和价格之间的差距。大朋VR致力于在当前的硬件水平与内容生态下打造更高性价比的VR产品。随着5G商用进程到来,2020年将是PC VR和移动VR的交叉点,移动VR在用户体验、价格等方面具备足够竞争力。公司已经与中国移动在5G边缘云VR一体机领域展开合作。
映维网专家表示,感知交互是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用户信任的主要方式,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五个维度。听觉方面,Ambisonics是最普适方案,Object-Based是未来高端解决方案,触觉方面,电机、微流体、超声波、空气涡环是目前主流触觉实现方案,其中电机方案约占80%。随后,刘卫华对目前主流手部交互、动作捕捉、移动交互和定位追踪等领域主流解决方案做了介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郭英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