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孙岩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术前有效沟通
虚拟现实技术(绿色为肿瘤)
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手术团队在手术中为患者应用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
大众网烟台10月17日讯 (记者 姚辉 通讯员 成修 马瑾) 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孙岩、王锡温主任医师、张宇副主任医师、陈良主治医师将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以及3D打印等诸多高新技术相结合,成功实施了一例显微镜下侧颅底肿瘤切除手术,虚拟现实+混合现实+3D打印技术成功在耳鼻咽喉科手术中应用,这在山东省尚为首例。
患者48岁,男性,因口角歪斜半月而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治疗。“增强CT及MRI显示左侧鼓室、侧颅底肿瘤病变。患者的肿瘤位置深在,累及左侧面神经、耳蜗、前庭、半规管,周围骨质包绕、并向上部分侵入颞叶脑组织,常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以往多会选择扩大颞叶入路开颅行肿瘤切除手术,手术损伤大,神经功能、脑组织损伤重、感染等风险增高,因此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孙岩告诉记者。
孙岩说:“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虚拟现实+混合现实+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术前科室就利用3D全息影像技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并精确定位肿瘤与内耳、面神经、颈内动静脉和脑组织的关系,为顺利切除肿瘤、减少不必要的损伤,以及切除后修复决策提供依据,使这一类高度复杂侧颅底肿瘤患者采用耳后扩大入路切除肿瘤手术成为可能。”
为最大程度优化手术方案,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宇副主任医师在术前利用影像学数据充分与3D工程师沟通,制作出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全息三维模型。同时,科室组织了全院多学科会诊(MDT),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并由孙岩进行术前模拟演练。“同患者交流病情时,与患者同时佩戴MR眼镜,直观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及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器官的解剖关系,增强了交流的有效性,得到了患者的充分认可。”孙岩说。
手术中,孙岩、王锡温、张宇、陈良等成功将虚拟现实和融合现实技术引入到手术中,不仅模拟产生了全息三维模型,还可以实时调整模型的方位,将其与现实病灶重合,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术者对病灶及周围信息的感知能力,也更好了实现了医生和影像学资料之间的交互性,有利于精准手术的实施,提高了复杂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根据术前的脑血管造影(DSA)技术了解肿瘤供血情况,选择行左侧颈外动脉结扎术+耳显微镜下耳后扩大入路肿瘤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未输血,肿瘤暴露好、出血少、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患者脑组织牵拉少、保护良好,恢复快,术后认知、感觉、运动功能正常,无感染及任何并发症,符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理念,取得满意效果,患者术后第7天已顺利出院。”孙岩表示,手术的成功离不开神经外科、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的支持,这也充分彰显了医院的优秀团队精神以及科室厚重的文化底蕴。
作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前期在科主任宋西成的带领下,在鼻颅底、头颈肿瘤方面已开展术前3D影像技术共7例,拥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3D影像指导术前手术方案制定的经验。但将3D与虚拟混合现实技术结合在术中应用尚为首例。
孙岩介绍,“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是通过技术手段读取患者的CT、MR等影像数据,生成3D全息影像模型,医生借助MR眼镜,能清晰看到患者病灶的3D影像,并可以对影像进行缩放、旋转、移动、改变透明度等操作,同时还可将3D影像与患者自身相融合,了解病灶与周围的解剖关系,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孙岩
【专家简介】
孙岩,男,医学博士,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耳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匹兹堡大学鼻颅底医学中心、美国House耳科研究所访问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耳鼻喉分会青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烟台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常务委员、烟台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委员及秘书、《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通讯编委。
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医疗工作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擅长慢性中耳炎的听力重建、耳部肿瘤及桥小脑角病变的侧颅底手术、眩晕的诊治、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及分泌性中耳炎的处理、鼻腔鼻窦及鼻颅底疾病的相关手术等。独立承担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1项,烟台市科技计划3项,参与省级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1位)、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1位)及参与其他省级市级奖项多项;发表SCI、中华等学术论文20余篇;担任,Molecular Cancer,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等SCI杂志审稿人;主编著作两部,参编著作多部;获国家专利3项。获烟台市优秀团干部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