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5月29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通讯员何叶)手指沿触摸板滑动,让虚拟现实中的自己在二层小楼里漫步;蓝色的抛物线从右手延伸出去,按动手柄下方的按键,身体就可瞬移至抛物线另一端……不论身处何地,只需佩戴VR眼镜,进入“复旦校史馆”虚拟现实应用,便可借由一个个悬浮于展品下方的金色文字,感知厚重的历史。
复旦大学建校116周年之际,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徐志平带领选修《虚拟现实引论》课程的10位本科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立体展现校史内容,打造出一座VR校史馆。该课程得到了档案馆提供的照片资料支持。在校史讲解志愿者的带领下,课程师生深入校史馆,深入复旦大学116年的校史。5月27日校庆日,徐志平团队将VR设备带到校史馆,让前来参观的人们在真实与虚拟的碰撞中走进复旦校史。
目前,“复旦校史馆”虚拟现实应用已上线,并免费提供给所有虚拟现实设备终端用户使用。作为国内高校校史馆中最早一批实现的真VR应用之一,这款应用包含984张校史馆藏图片和978个文字标签,涵盖校史馆展览95%以上的内容。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真实还原校史馆场景,或许能以震撼的效果传达震撼的思想。”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引领,徐志平带领学生在专业探索中深入校史、学习党史,运用专业知识打造校史学习新空间,学以致用,建设学校,服务社会。
“造房子”:翻转课堂促学以致用
“要丈量、选材料、上色,把内外部都搭建起来装修好。”徐志平和学生们花了两个多月,在虚拟现实中从无到有建起了一座校史馆。
10位选课的本科生,每人“装修”VR校史馆中的一个区域,先实地考察、测量拍照,再进行三维建模、材质设定、UV展开、纹理绘制——《虚拟现实引论》课程采用翻转课堂形式,学生自主认领任务,隔周进行汇报,就实操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提问交流,对相关知识点及其他“杂学”进行查漏补缺。
在徐志平看来,“造房子”任务中最困难的,是从照片中提取有效信息。针对每一张照片矫正几何畸变,将每一例图示文字输入电脑,这既考验技术,又考验耐心和细致程度。每个学生负责一两百张照片矫正以及相关的文字标签的输入,“光做这件事,每个人的工时加起来都要50小时左右。”
使用从未接触过的软件,学习三维建模,这些“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的事”,令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鹏宇跃跃欲试。在他负责的区域里,有一把椅子需要单独建模,这就花了他三天时间。“一个错误可能导致整体模型扭曲,而3D建模不能无限次回退,一旦做得起劲,没有保留副本的话,就得推倒重来了。”
对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星童而言,最困难的是“从0到1”的起步阶段。她每周要花2个小时来复习课上的知识点,大致熟悉操作后,才能开始完成当周的任务。零基础的新人若想变得专业,除了投入时间和精力,没有捷径可走。
待到走出“新手村”,任务就更艰巨了些,操作之外还要进行预判和统筹。哪些展品需要细致建模,哪些可以适当简化呈现,简化到何种程度……每周带着自己的问题到课堂和老师同学讨论,将阶段性成果导入VR设备,看看它的运行情况如何,得到实时反馈,这令王星童“相当有成就感”。
“这门课的知识点和相关技术杂且细,学生真正去做了之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考验他们是否掌握了的标准。”徐志平说,“我希望他们把所学真正用起来,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沉浸感和交互性:化虚拟为现实,化被动为生动,化观看为互动
沉浸感和交互性是“复旦校史馆”这一虚拟现实应用的两大“必杀技”。相比于360度静态影像形式,这款真VR应用可使天南海北的参观者在“观看”的同时深入“体验”,身临其境感受复旦大学校史馆内的真实场景。
“我们想把这个应用做得更友好一些,更身临其境一些。”
化虚拟为现实,化被动为生动,化观看为互动,这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清脆的鸟鸣传来,微风拂过树梢,低头可见两尊带点娇憨的石狮子,抬头即是刻着风霜的校史馆牌匾——还未步入这座虚拟展馆内部,令人兴奋的“虚实错乱感”就产生了。
步入校史馆内部,两处具有交互性的巧思设计,给参观平添趣味:手柄指向留声机,复旦大学校歌开始播放;对准墙上开关按键,北碚校区沙盘浮现在空中——承载着1938年至1945年复旦精神的北碚,猝不及防地成了科幻片的主角。
VR校史馆已上线,团队的师生们却仍不满足,他们继续思考着如何增强这款应用的互动性、沉浸感和趣味性。改进灵感有两点,一是增加语音解说,手柄指向哪个区域或哪个展品,即会有语音讲解;二是开辟文字留言,参观者的信手涂鸦可以被转为图片保留下来。“未来,伴随版本更新,这种功能或许就会出现在‘复旦校史馆’应用之中。”徐志平说。
“这个应用里,除了一个引擎外,其他所有技术都是我们自己的,代码实现也是我们自己的。”徐志平笑着说,“在校庆之际上线,这也算是我们送给复旦的一份生日礼物。”
年龄小、个子小、本事却不小的“复二代”也帮了大忙。应用初次测试阶段,徐志平的儿子参与其中,小朋友在VR校史馆二楼逛荡时,不知怎得突然“掉”到了一楼。
“他当时就说:‘爸爸我掉下来了。’我就问他从哪儿掉下来的,再一看,是有一个地方建模的时候没贴合好,有条缝,如果刚好踩到这个地方,因为虚拟参观者带有模拟重力的缘故,就会从楼上掉下来。”徐志平说起这一段时,还有些啼笑皆非:“小朋友的这次误打误撞也给我们的应用做了一次测试。”
“硬核教学”:使党史校史学习“触手可及”
“这样的党史校史学习方式真的太硬核了。”王星童说,为了采集素材,她一学期内去了三次校史馆,每次都要待一个多小时,把负责区域内的校史资料和展品信息,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填进软件中去。
“耐下心去读校史,和之前泛泛地、片段式地听说,带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在项目进程中,王鹏宇详细了解了苏步青老校长提出的恢复高考的倡议。读到教育部《为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建议招收研究生发通知》的文件原文,看到老校长与77级校友交谈的旧照,“身为复旦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学生提供一种更易接受的校史学习形式,使他们沉浸其中,将学校的建设发展史与党的奋斗拼搏史相结合,继而加深对党史的理解与感悟,这是徐志平设计这款应用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