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赵志伟/文)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为34.6亿元,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渐成熟,资本逐渐进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17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达到52.8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大关。
差距尚存 强化专利布局是关键
近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ICT制造研究部副主任陈曦在接受飞象网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我国与国际一流水平在不同领域产业差距各异,我国在虚拟现实近眼显示产业上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不大,但须强化对部分前瞻领域的技术攻关与专利布局。
具体的讲,涵盖了几方面,“相比液晶显示,由于AMOLED在技术体系与关键工艺方面尚未完全定型,目前我国尚处于追赶阶段,发展水平略高于日本,与产业主导者韩国三星、LG的技术差距约为2-3年。相比硅基液晶显示,我国在OLEDoS领域技术专利积累较少,与国外Sony、eMagin等企业差距较大。在Micro LED方面,由于技术、设备、供应链、成本、市场等方面因素,预计2020年后实现产业化规模应用,由于有机会触发显示产业的破坏式创新,全球ICT巨头Sony、苹果、Facebook、鸿海等对此积极布局,旨在走出一条未来与OLED显示不同的技术路线,”陈曦表示。
目前,我国LED市场具备一定规模,但总体营收不大,且集中于技术难度不高的公共显示市场,对Micro LED这一前瞻技术储备有限。在光波导、光场显示等光学技术方面,与国外厂商相比,我国技术积累主要集中在高校,实业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并未形成规模,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不足。
在网络传输的各技术领域的第一梯队厂家中,基本上均同时包含国内和国外主流设备厂家,国内外总体发展水平接近,但在投影、编码压缩与传输技术领域,高通优势较为明显。
陈曦指出,国内外企业在渲染处理领域差距显著。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主流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时间长、产品成熟度高,国内厂商以使用及技术跟随为主。
另外,国内外企业在感知交互领域存在一定差距。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主流企业在感知交互领域的技术积累时间长、领域布局广,但由于这一领域有关技术尚未定型,且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具备一定基础,国外技术领先幅度尚不明显,相比之下,Apple ARKit、Google ARCore/Tango等感知交互平台的生态优势更为显著。
解剖行业现状 白皮书助推行业前行
为更详尽的剖析整个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状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于近期发布了《2017虚拟(增强)现实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虚拟(增强)现实是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关键领域,具有应用空间大、产业潜力大、技术跨度大的特点,对带动核心元器件、泛智能终端、网络传输设备、云设备、电信服务、软件与行业领域信息服务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具有较长历史,但实际刚刚新兴的产业,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轨道尚未完全定型。从关键技术上看,以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制作为主的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从产业构成上看,虚拟现实产业体系依托器件/设备、工具/平台与内容/应用,相比较为成熟的智能终端,虚拟现实产业体系类似,实则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我国在虚拟现实产业上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不大,建议进一步强化跨领域技术储备,聚焦融合创新;深化内容开发工具/平台发展,推广应用服务;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化服务能力。
本白皮还系统提出了虚拟现实内涵形态、体验进阶层次、技术架构、细分体系及技术发展路标,并将我国典型本土虚拟现实企业按照产业链重点环节归纳总结,形成了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细分地图,并据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白皮书是信通院首次与华为联合撰写,由部委研究院+典型企业联合编写,这一方式在业界VR/AR同类白皮书中尚属首次。陈曦表示,目前虚拟现实主题的白皮书或是咨询报告大多采取新闻素材罗列的方式,主要问题一是将产品属性、公司举措作为总体技术与产业趋势,二是各类新闻素材常常存在数据、理解上的冲突与错漏。由于2016年才是虚拟现实元年,目前公开数据质量较低,项目组基于我院采购的专业数据库、系列调研、国际会议、自有数据等方式,尝试从素材梳理入手,自下而上分析总结VR/AR关键技术与产业趋势,有关观点在业界尚首次提出,原创性\系统性表现为如下方面:
在关键技术方面,白皮书提出虚拟现实“五横两纵”技术架构以及三层技术细分体系,目前,有关虚拟现实技术体系总结存在的问题,一是以点代面,缺少完整性,过于集中在近眼显示中的AMOLED屏幕技术与渲染处理硬件方面。二是,技术隶属关系不清与技术细分程度不够,多停留在某一技术领域的论述,回避技术隶属关系与层次体系的划分。
其次,白皮书提出虚拟现实关键技术发展路标,且对应上述技术分层体系。目前,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趋势总结存在的问题,一是过于笼统宏观,缺少具体化的定性、定量趋势描述。二是,缺少关键技术发展节奏,缺少时间预判。
第三,白皮书对应上述技术分层体系划分、技术趋势路标,逐一较为系统的分析解释,目前,虚拟现实技术趋势分析常见“两个单一”,即对VR某领域技术趋势的总结过于单一,对某一技术趋势背后的动因分析解释过于单一。
第四,白皮书参考SAE自动驾驶发展层级,界定虚拟现实发展阶段。
此外,在产业生态方面,白皮书将我国典型本土虚拟现实企业按产业链重点环节归纳,形成产业视图。目前,对于虚拟现实产业视图归纳的现状,一是有产业体系的划分不够系统全面,二是有看到国内虚拟现实企业按类型的罗列简介,但未见企业与产业链体系逐一对应的产业视图,三是有看到全球或是欧美地区虚拟现实企业与产业链体系逐一对应的产业视图,未见针对我国进行总结的。
再分析 三点建议为产业后续发展指明前路
除去白皮书对虚拟现实产业的深度解析,陈曦也给出了自己对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后续发展的建议,他认为,重点有三方面,首先是强化跨领域技术储备,聚焦融合创新。
“以近眼显示、网络传输、感知交互、渲染处理、内容制作关键技术领域为着力点,将光学、电子学、计算机、通信、医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人因工程等领域的相关技术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优化我国专利申请主体结构与地域分布,加强专利合作授权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探索虚拟现实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云计算等重大领域间融合创新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