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新闻 >

今年最大IPO来了:先正达,估值3000亿

导读:

(原标题:今年最大IPO来了:先正达,估值3000亿)

(原标题:今年最大IPO来了:先正达,估值3000亿)


一个农业巨无霸IPO要诞生了。

投资界-天天IPO消息,近日,先正达集团首次公开发行获上交所上市委会议通过。这一次,先正达拟募集资金共650亿元,创下A股市场过去13年募资最大规模IPO记录,按此计算估值达3250亿元。

追溯起来,这原先是一家瑞士公司,2000年时由两大制药巨头诺华和阿斯利康的农业化学部门合并而成。2017年,先正达被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收购,成为中国最大一笔海外收购案。时至今日,先正达的业务遍及全球,业务覆盖农药、化肥、种子等等,其中种子业务全球第三,2022年总营收达2248亿元。

一家农业公司成为今年A股最大IPO,让人震撼。或许正如中国人的朴素观念,“民以食为天”。须知道,农业攸关粮食安全。

从瑞士到中国,最大农业IPO来了

起源于瑞士,先正达却在中国上演着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那是2000年初,阿斯特拉捷利康的农化业务、诺华的作物保护和种子业务分别从原公司中独立出来,组建成一个新的农业公司Syngenta(先正达)。来自欧洲,Syngenta由两个相异词根组成,含义是“让人们汇聚到一起”。

而先正达与中国的故事,要从一个并购案说起。

时间回到2015年之前,全球农化和种子市场一直由美国孟山都、瑞士先正达等“欧美六巨头”瓜分天下,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在这一领域却显得较为落后。这一年,全球农化行业出现大规模重组整合,先后出现了陶氏杜邦对等合并,拜耳收购孟山都两大合并重组事件。目睹这一幕,中国化工集团出手了。

然而,彼时先正达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农化高科技公司,美国百年老企业孟山都早已虎视眈眈,收购难度可想而知。在整个收购进程中,前有美国、欧盟等各国的反垄断机构、投资审查机构对中国提出的并购案进行反复审查;后有国内对先正达转基因作物的质疑风波,并购进程举步维艰。

即便如此,中国化工集团最终击败孟山都,拿下了先正达。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斥资430亿美元正式收购瑞士先正达,这笔耗时16个月的交易尘埃落定,一举震惊世界。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海外并购,自此,美国、欧盟和中国“三足鼎立”的全球农化行业格局形成,中国在农业赛道上,终于有了名字。

不过摆在先正达面前的挑战并不轻松。首先是主业市占率不高,种子市场更是不足1%;此外,中国化工集团在收购先正达后财务杠杆增高,拖着沉重的债务,已经连续三年亏损。

很快,管理团队做出了又一个尝试。2018年,中化集团(Sinochem)、安道麦(ADAMA)和先正达(Syngenta)组成“SAS联盟”。随后在2020年年初,一则重磅消息流出: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国中化集团的农化板块重组,先正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诞生。几大企业强强联合下,这家巨无霸农业公司在中国平稳地走完了过渡期。

然而重组之后,先正达的上市之路依然几经坎坷。2021年6月,先正达首次官宣,拟申请在上海科创板上市,并提交了申请及首份申报材料,紧接着先后完成了三轮问询,并进行了多次财务资料更新。

然而在问询完成后,IPO却迟迟不见动静,公司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等待。到了今年3月,就在先正达集团过会前夕,科创板上市会议却临时取消,公司撤回了上市申请,转而寻求登陆主板。此后的IPO进度直线拉满,5月19日,上交所开始受理先正达的主板上市申请,6月16日过会,从正式受理到过会,先正达仅用了28天。

若追溯公司的前身,先正达的历史已经超过250年,历经沧海桑田,如今这家巨无霸IPO终于要来了。回望过去,这也是中国农业艰难崛起的一缕缩影。

一个巨无霸如何长成

年入2000亿,种子业务全球第三

先正达何以凭什么撑起最大IPO?

翻开招股书可见,先正达由四个业务单元组成先正达植保、先正达种子、先正达集团中国和安道麦,相对应的,主营业务涵盖植物保护(即“植保”)、种子、作物营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还从事现代农业服务。在这些并不感性的赛道上,先正达几乎都做到了行业头部。

这里有一组最为直观的数据:2021年,先正达集团在植保、种子、作物营养行业都位列全国第一,在全球植保行业排名第一、种子行业排名第三、在数字农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经营业绩如何?根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度至2022年度,先正达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585亿元、1812亿元及22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9%;毛利率分别为 33.79%、33.35%及 32.57%。近五年来,先正达的营收、净利都保持着高增态势。

这之中,植保和种业占据了先正达营收的最大两个部分,三年平均占比分别超65%和14%。尤其在堪比芯片的赛道种业,招股书披露,先正达集团是业内拥有最丰富的种子产品组合的公司之一,先正达种子在400余条产品线中拥有600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品种;集团具有自主生物技术研发能力、新一代生物技术在研项目、涵盖所有主要商业品种的种质资源库。

而这离不开每年在研发上的大量投入。在2020年至2022年三年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02.77亿元、113.68亿元和127.69亿元,占收入比重分别为6.47%、6.25%和5.68%,每年平均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接近15%。

其中,在种子方面,全球拥有三千多名专家专注于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创新,有超过100个育种和种质改良中心;植物保护方面,全球的两千五百余名专家致力于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的农业技术创新。即便如此,招股书仍然表示,公司正面临着研发人才稀缺的挑战。

与此同时,先正达也面临着其他挑战,首先是融资结构和渠道相对单一。截至目前,先正达集团在一级市场还没有任何公开融资,招股书也坦露,缺乏公开市场权益融资渠道已经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相较国际大型已上市农业科技公司,先正达融资手段相对有限。而此次IPO正是优化融资结构的手段之一。

此外,正如招股书所言,由于先正达集团体量庞大,业务覆盖全球超百个国家和地区,经营管理难度也相对较大,而特定国家地区政治或经济不稳定等地缘政治因素,同样是先正达集团的一大难题。

先正达一直通过“买买买”来拓展四大业务,已经收购了多个领域中领先的农业公司。包括瓦拉格罗和尼德拉种子,以及中国的辉丰股份植保业务,还通过在美国和欧洲的多项收购,进一步优化蔬菜和花卉种子的产品组合与业务范围。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规划,未来先正达还将持续寻找收购机会,不断拓展业务版图,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农业行业整合。不过,多笔并购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先正达的债务压力。

根据披露,此次IPO计划募资金额达650亿元,这一数字也让先正达成为继中国农业银行后A股13年来规模最大的IPO。

投资人走进田野

透过先正达,我们看到中国广袤的农业赛道。

曾几何时,中国VC对于农业项目避而不及。一位VC大佬曾在公开场合直言不投农业,“如果农业有钱赚,那为什么还会有农民工?”长期以来,农业因为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资本鲜有进入。

但这两年,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来自农业领域的融资事件不断涌现,投资人集体走进田间地头看项目。

“中国农业还在初始阶段,但这是一条跟芯片一样着急的卡脖子赛道”。去年一位投资人的分享言犹在耳。“农业产业链很长,最上游是种业、农药、化肥等农业科技;中游是农业生产,就是种植养殖;下游就是农产品加工而成消费品。”国投创益投资团队负责人冯越曾介绍。

其中,种业是农业关键一环如果说芯片关系到制造业安全,那么种子则关系到粮食安全。在投资人看来,种业就是农业科技的塔尖和核心。

简单来说,我们吃到的米饭、水果、蔬菜、猪牛肉禽等,都是经历过千万次育种,被改良出来最终版本。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正式发布,其中生物育种位列八大核心攻关技术。

此外,农业科技化也是VC们重点关注的方向。IDG资本合伙人过以宏曾表示,智慧农业是大势所趋。随着土地集约化发展,AI与IoT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持续落地,以及新一代农人的兴起,智慧农业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土壤。农作物数字模型对实际种植效果增益显著,海外已经跑出了头部数字化农业公司。

此前高瓴创投方面也曾分享,作为覆盖农业、环境、气候、大数据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农业数字化的壁垒极高,需要有综合研究能力的团队多年积累与深耕,在获取全面、扎实、可靠的农业数据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与迭代模型。比如小麦、玉米、水稻种植等的数字化模型开发和推广落地,就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产能以及确定性。

农业赛道隐隐爆发。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分享自己的看法:正如先正达拿下天价估值,农业赛道攸关粮食安全,将在A股一段时期内享受较高估值溢价,所以我们看到,国内大部分头部机构都出现在了农业赛道上。

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做好农业,守护的是亿万中国人的饭碗。引用一位创业者的感慨:“科技未必只有星辰大海,还有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