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攻坚克难,2022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我国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11月10日闭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写下了生动的注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背景下,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主动扩大开放、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满满诚意,也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积厚成势、乘势而上,中国号巨轮正以劈波斩浪、砥砺奋进的姿态宣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二)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
放眼寰球,新冠疫情叠加乌克兰危机,世界经济正迈入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高成本、低增长阶段,重重阴霾笼罩全球。
纵观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
——面对大战大考,全国上下沉着应对,步调一致,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
“那个熟悉的上海,又回来了!”2022年6月1日,在静态管理两个月后,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黄浦江上轮船穿梭、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写字楼中灯火通明,人们决心“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到阐释“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从明确“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到要求“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从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到叮嘱“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出台33项政策聚焦扎实稳住经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做好高校毕业生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发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切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结合,普惠公平与精准支持配合,各项政策靠前发力、协同出力、精准有力、形成合力,中国经济总体恢复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越激流,穿骇浪,过险滩,闯难关,久经磨砺的中国经济于风雨中笃行,在逆境中奋起,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面对压力测试,中国经济经受考验,稳中有进,“稳”的基础更扎实,“进”的动能更强劲。
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看数据变动之“形”,更要观发展积蓄之“势”;既要看短期损益的“表”,更要察内生动力的“里”。
客观看,中国经济之“稳”没有改变,主要指标总体向好,国际比较更添信心。我们克服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局地发生新冠疫情影响,应对南方局部严重高温干旱挑战,推动夏粮增产28.7亿斤、早稻增产2.1亿斤,秋粮喜获丰收,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我国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实现投产,四川盆地新探明超千亿立方米页岩气田,塔里木油田年产原油创历史新高。在全球能源供给紧张的环境下,我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1.7亿吨以上,主要油气企业成品油库存保持高位运行、天然气管存罐存处在高位水平。在美欧通胀水平突破历史纪录时,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物价保持总体稳定。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关键时出手,于要害处发力,我们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现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
辩证看,中国经济之“表”虽有损失,但影响是阶段性的、短期的、外在的,并未伤及内生动力根本。截至目前,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6.4亿例,其中死亡病例逾662万例,中国是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运行带来冲击,但有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这个基础,才能更好实现经济增长、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等目标。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比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前10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3.3%,保持两位数增长;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回稳向上基础不断得到巩固。
全面看,中国经济之“进”动能充沛,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神舟十五号成功发射,“嫦娥四号”牧星耕月,“天舟五号”太空速递,“深海一号”昼夜通明,“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大国重器创新发展、勇攀高峰,浓缩动力转换之“进”;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规上工业1.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3倍,较二季度加快20.8个百分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持续壮大,前10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较1至9月加快2.6个百分点,彰显产业升级之“进”;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3.2%,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比上年同期缩小,展现民生改善之“进”。
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实践表明,发展可能会有一时波动,但短期冲击不改长期大势。从增量规模、贸易规模,到减贫贡献、降碳贡献,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全球创新繁荣的“发动机”、各国合作共赢的“助推器”。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我们充满信心,中国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驰而不息,势之所趋,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充足,正奋楫扬帆,笃定前行。
(三)
波澜壮阔的实践,往往蕴藏鉴往知来的遵循。